加快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地
發布人:省新材料產業推進組辦公室主任、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文峰,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羅文杉,省商務廳副廳長楊本清,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王靜
時 間:2023-12-12
字號:大中小打印
現場圖片
點擊上一個點擊下一個
220 157 >省新材料產業推進組辦公室主任、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文峰
220 157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羅文杉
220 157 >省商務廳副廳長楊本清
220 157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王靜
220 157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
220 157 >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省新材料產業推進組辦公室主任、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 劉文峰
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將新材料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4個萬億級產業之一。近年來,我省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不斷豐富新材料產業培育發展的手法、步法、打法,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地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笆濉币詠恚沂⌒虏牧袭a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0%,2022年實現產值4900億元、同比增長10.5%,占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的24.5%。截至2022年底,在新材料領域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152家、規上工業企業1726家,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0家,集聚了寶武馬鋼、銅陵有色、海螺集團、中建材蚌埠院、皖維集團、安慶石化、豐原生化等一大批骨干企業。今年1—10月,全省新材料產值突破4300億元。
二、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我省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產業基地。依托良好的原材料產業基礎,大力延伸發展新材料,已形成以先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新型建材等為代表的先進基礎材料體系,以新一代信息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等為代表的關鍵戰略材料體系,以及以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氣凝膠等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體系。
三、集聚效應愈發突顯。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集群(基地)“雙輪驅動”的新材料產業集群體系。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方面,已形成“一核四翼”集群布局,新型顯示、新能源、磁性材料三大材料體系特色鮮明。新興產業集群(基地)方面,培育5個省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和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其中,銅陵新材料基地于2019年獲批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大力推進皖北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以高水平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帶動皖北地區全面振興。印發實施《皖北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方案》,首批央地合作重大項目加快落地。
四、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擁有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32家,省級創新平臺300多家。通過加強原創性基礎研究、實施重大科技創新攻尖計劃,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進口替代,形成了一批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自主創新成果?!版隙痄摗弊o航“天問一號”軟著陸,世界最薄玻璃(0.12mm超薄電子觸控玻璃)成功量產,從玉米(秸稈)到聚乳酸制品全流程打通并實現量產,pva光學薄膜、mems傳感器等一批創新成果率先實現國產化等。
五、保障能力不斷加強。緊盯關鍵基礎原料,梳理主要礦種資源儲量,深入挖掘戰略性礦產資源潛力。加強鐵礦等大宗原材料開發力度,建設一批鐵礦重點開發項目。2022年,我省精煉銅產量約111萬噸、居全國第2位,鐵礦石產量約3242萬噸、居全國第7位,原鎂產量5萬噸、居全國第4位。制定《安徽省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涵蓋原始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推廣應用等6個方面21條支持舉措,形成全鏈條全環節的系統支持。聚焦潛力領域,研究制定《鎂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加快推動鎂基新材料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會同國家大基金、中央企業共同組建總規模200億元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基金,組建總規模超過135億元安徽省新材料產業主題基金,專項用于全省新材料產業“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等。
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赴滬蘇浙、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拜訪行業頭部企業及獨角獸、瞪羚等高成長性企業,高效對接推進。2021年以來,全省新簽約、開工、在談百億新材料項目25個,50—100億項目49個,落地項目數、總投資額在十大新興產業中均位居前列。今年1—9月,全省新材料產業“雙招雙引”落地項目1551個,擬投資金額總計6087.6億元,項目數在十大產業中排名第2、總投資額在十大產業中均排名第3。
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