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11-02 10:55信息來源:黨辦校辦瀏覽次數:
消息來源:《嘉興日報》2023年10月9日05版
記者 趙倩 通訊員 付夢婕
>
當第一縷霞光映照在這座紅船旁的城市,嘉興的現代職業教育事業,又邁上了新的征程。
歷史的如椽巨筆,常常在重要節點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10月,第一批315名新生入學報到,由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與海鹽縣人民政府合辦的嘉興職業技術學院二級學院——海鹽學院開啟辦學。從此,海鹽結束了沒有高校的歷史,嘉興所有縣市都有了自己的大學。
“在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下沉到縣’的大趨勢下,海鹽學院將以全面服務于海鹽縣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區域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為宗旨,緊密對接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開展現場工程師項目,培養一大批精操作、會管理、能創新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打造集教學、科研、創新于一身的‘市域一體化’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樣板。”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方俊良說。
知來時路,明前行途。這歷史性的一刻,記錄了海鹽縣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而步履不停的堅實腳印,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將賦予嘉興職教人揚帆新程、續寫新篇的偉力。
一座百強縣的呼喚:
推動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下沉到縣”
一直以來,浙江的縣域經濟全面開花、齊頭并進,整體發展水平高。近年來,隨著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對人才智力和專業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解決縣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問題?去年5月,浙江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工作,旨在針對性培養地方優勢產業集群提升所迫切需要的復合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推動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下沉縣域,擴大輻射面,讓高等教育更直接更好地服務縣域發展。
作為常年占據全國百強縣市榜單席位的縣域“標兵”,海鹽縣近年來駛入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不僅緊固件、印染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核電關聯及核技術應用(同位素)、智能集成家居、5g通訊及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也迎來了“黃金時代”。
新一輪的發展藍圖落地,最關鍵還在人。為此,籌建初期,海鹽學院便會同當地發改、經信、教育、人社等部門,深入調研海鹽經濟開發區、百步經濟開發區、核電關聯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等重要的產業發展平臺,對接崗位需求和職業技能要求,調整優化專業設置,盡力滿足地方產業對相關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
緊固件產業是“鐵海鹽”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集群效應,七豐精工正是其中一家領軍企業,去年4月在北交所上市。“我們對整個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引進了自動滾絲機、自動熱鐓成型機,同時建立了自動化倉儲系統。”七豐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躍忠告訴記者,“數字轉型讓企業不斷實現新突破的同時,也使公司的人才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需要補充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海鹽縣智能集成家居行業,校企合作淵源已久。早在2021年4月,浙江友邦集成吊頂股份有限公司就率先開啟了與海鹽縣商貿學校的合作。如今,海鹽學院建成,又開啟了另一場校企之間的雙向奔赴。“前期,在優化專業設置方面,企業給出了很多實用建議,今后,企業將作為學院辦學的延伸空間,更深度地參與到人才的培養中去。”海鹽學院副院長楊曉安表示。
未來,海鹽學院將與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達聯合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涵普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欣興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友邦集成吊頂股份有限公司、七豐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服務企業技術創新、開展技術技能鑒定、提供各類社會培訓,為推動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貢獻更大力量。
“建設海鹽學院,在推動人才培養供給側與核電及關聯產業需求側緊密對接,推動區域產業鏈、教育鏈、創新鏈有效銜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鹽學院院長張興梅說。
放眼全市,海鹽學院開啟辦學,也打開了嘉興構建市域一體化職教體系的新局面。目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正處于爭創全國雙高示范、升本創大的關鍵節點,需要突破現有的空間布局,構建市域一體化職教體系。海鹽學院的成立,擴大了嘉職院的辦學規模、豐富了專業設置,助力嘉職院進一步擴容升級。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紅說,學校將以海鹽學院為樣板,在縣(市、區)探索建立分校區和特色學院,形成“1+n”中高職一體化分布式辦學新格局,打造“中職為基礎、高職為骨干、嘉職院為龍頭”區域高水平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服務嘉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承擔高校的社會責任。
一所新高校的初心:
打造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基地
大船已出港,風勁好揚帆。在全社會層面提倡發展中高職一體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海鹽學院開啟辦學,成功將海鹽中高職業教育一張藍圖繪到底。
提及海鹽學院的前行方向,海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范正華表示,海鹽學院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幫助海鹽縣建立健全區域職業教育體系,激活職業教育的各要素,統盤職業教育的各類資源,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能級,為社會經濟改革發展注入活力。
如何下好區域職教體系“一盤棋”?海鹽學院立足地方,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整合“政、行、企、校”各類資源,開展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科學設置人才培養方案,一貫續接技能培養,源源不斷輸出高水平高技能人才。
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屬性,促使高職院校天然建立更為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更為暢通的社會服務渠道,更加廣泛的科學研究。“在中高職一體化辦學上,要全力發揮高職的引領作用,包括主導人才培養方案,引領專業建設,帶動教師能力培養等。”海鹽縣教育局黨組副書記杜偉明說道。
為推動中高職有效銜接、形成聯動,海鹽學院在大量走訪調研海鹽主體產業企業,全面掌握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指導海鹽中職進行跨境電商、數媒設計、工業機器人等相關專業調整;指導中職的專業建設活動,帶領中職參加校企人才培養聯動,帶動中職參與縣綜合執法局培訓基地建設、核電關聯產業學院前期論證等,幫助中職教師提升崗位能力;聯合中職開展企業深度調研,帶領中職教師參加暑期下企業社會實踐,攜同海鹽中職學校籌建區域職教集團。
從海鹽理工學校校長李俊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中職學校“就業導向”悄悄轉向,畢業后選擇繼續升學的學生與日俱增。學生上進、家長高興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學校和企業雖然傾注了心血培養,但留在企業、留在當地的學生卻減少了。如今,海鹽推動中高職一體化辦學,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李俊補充說,職教鏈條進一步延長,促進“縣域內招生、縣域內培養、縣域內就業”,既能回應中職學生與家長對升學的訴求,也能更好地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時,還能提升職業教育在縣域內的吸引力,為縣域職業教育發展筑牢根基,可謂一舉多得。”
“區域中高職一體化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海鹽學院敢于探索,勇于實踐,努力創出具有嘉興特色的縣域高職辦學路徑。”海鹽學院黨委書記王曉軍說,對于建設區域內資源共享、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基地,海鹽學院思路清晰、步履堅定。
實施校區一體化建設,海鹽學院在校園建設和管理上與海鹽縣理工學校、海鹽縣商貿學校要實現校區一體化。與二所中職共同推進公共實訓中心一體化建設,共同挖掘社會實訓資源,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共享實訓教學資源。
把準教學一體化方向,海鹽學院將統一標準、一體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共同制定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標準,統一開發一體化教材,共建配套教學資源,一體化統籌實踐教學,協同開發遞進式的實習實訓項目。
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創新校企合作形式,謀劃成立核電關聯產業學院、智能集成家居產業學院,全過程聯合培養。在條件成熟的專業率先實施現場工程師培養,培育縣域產教融合型企業。
張興梅表示,海鹽學院將立足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長學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明確目標定位,構建科學合理的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全方位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
一批追夢人的啟航:
實現傳技筑夢、學技立業的雙向奔赴
“作為海鹽學院的第一批學生,我們要對得起家長的期待,對得起老師的教導,更對得起自己勇敢的選擇。”“我的理想是學技立業,今后要發奮努力,刻苦學習,把大學生活過得充實、精彩。”“沒想到在家門口讀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希望將來也能留在海鹽,找到合適的工作。”
……
10月7日,隨著300余名新生開學報到,海鹽學院迎來了建校后的第一批學生。當晚,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新生班會上,學生們敞開心扉、熱情交流,現場氣氛活躍熱烈,笑容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今年,海鹽學院首批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四個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三個專業計劃各招收90人,跨境電商專業計劃招收45人,共計315人。以上專業均通過2023年浙江省單獨考試招生方式招收。
據了解,因校區建設尚未完成,海鹽學院2023年辦學暫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本部進行,學生管理模式參照其他二級學院,依托本部學工部的管理平臺,由海鹽學院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為進駐海鹽校區積累經驗。
至2024年9月,海鹽學院大一和大二兩屆學生將整體入駐嘉職院海鹽校區,學生管理工作相對獨立運行,參照本部制度,結合辦學實際,擬定新的管理方案。屆時在校生人數將達到1100余人。
在建中的海鹽學院位于海鹽縣望海街道平水路,校區占地面積270余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計劃辦學規模到2026年實現全日制高職在校生2人左右,到2030年在校生近4000人。
緊扣海鹽縣域產業發展重點和發展趨勢,海鹽學院將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跨境電子商務、應用電子技術、旅游管理、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電氣自動化等11個專業。
目前,隨著職教中心(競技體育場館)新建工程項目建設進入尾聲,海鹽學院建設工作重心已轉向實驗實訓室和其他教學配套設施建設。為提升集成度,增強系統性,41個實訓室共分為智造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中心、增材智造中心、自動控制中心、創意設計中心、物聯傳感中心、數字商貿中心、數字素養訓練中心、科教融匯創新中心等九大中心。
師資方面,通過引進新教師及學校選派骨干教師,海鹽學院目前已有教職工25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其中專任教師23人,高級職稱2人,后期將繼續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及緊缺人才。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班主任虞澄沁是海鹽學院引進的第一批青年教師,于去年12月入職,今年暑假,在學校的安排下,她前往海鹽恒鋒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學習鍛煉了兩個月。“一方面,深入企業一線車間,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今后能轉化為課堂上的一手學習資料;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的崗位設置、技術標準以及人才需求,提前為學生們做好實習、擇業的參考謀劃。”虞澄沁告訴記者,這趟進企之旅收獲頗豐。
為了提升新教師的執教水平,今年,海鹽學院對引進的新教師開展了全方位培育,包括下派新教師到各分院各相關職能部門學習教學和管理經驗,實施“強基工程”,配備校企雙導師,進行精準培訓,組織優秀課堂觀摩、集體備課磨課、校企聯合備課等活動,做好下企業鍛煉工作,安排新教師全部進企到崗,帶任務帶項目鍛煉。
未來,聚焦建設和完善區域現代職教體系,海鹽學院將發展一批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實踐基地,推出一批高等級教育型企業,打造一批高素質的企業教師,建設一批高層次的實驗實訓室,朝著打造“高水平區域一體化的標桿、高水平科教融合的典范、職教與共富的樣本”的目標一路前行,讓“大學夢”在海鹽揚帆起航。
信息來源: 黨辦校辦
來源:嘉興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