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正喜)10月16日起,按照市工信局統一安排,19家服務機構的“智改數轉”小分隊,陸續走進1200家企業的工位、產線、車間,將分行業、分層次,為各家企業提供“智改數轉”診斷。本次診斷將在12月底前出具高質量的診斷報告,為企業“智改數轉”明確路徑和方向,打通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引導企業加大智能化投入,提升數字化水平。
當前,全市各地都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并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尤其是《徐州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印發以來,全市上下正在形成你追我趕、加速推進“智改數轉”的工作熱潮。按照《行動計劃》,我市將以產業“數智化”改造作為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加快實施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徐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都知道“智改數轉”的必要性,但不同的企業現狀千差萬別,對“智改數轉”的需求不盡相同。實施“智改數轉”如何做到精準、貼身?這就需要政府激勵引導,解決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現實難題。在去年為1608家企業一對一“把脈”的基礎上,此次“智改數轉”診斷報告將為企業提供工廠類、車間類、數字化應用類等三個層次“智改數轉”的建議,為制造業企業開展“數字畫像”,有效助力我市制造業企業的“智改數轉”工作,全力打響“徐州制造”品牌。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