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區以創建省級園區示范政務服務中心為契機,按照“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要求,圍繞審批服務、要素保障服務、公共服務,提供全鏈條、一站式、保姆式保障,打通惠企便企“最后一公里”。
一、做實“政策+”,提升園區政務服務水平。一是打破橫向壁壘,實現協同賦權。出臺《眉山市彭山區關于進一步深化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擴權提效的實施意見》,創新行政審批模式,在園區管委會設立無差別受理綜合服務窗口,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在內的30余項與建設項目審批相關的審批事項委托至園區辦理,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的一窗受理、并聯審批模式,既提高審批效率,又滿足企業就近辦事需求。二是消除部門隔閡,推動數據共享。根據建設項目類型、投資類別、規模大小、復雜程度、區域位置等情況,將建設項目劃分為社會投資、政府投資、帶方案出讓用地等6類項目。分類制定“主題式”“情景式”審批流程圖,梳理精細化、差別化建設項目事項清單。通過流程再造、系統優化、數據共享,實現47個區級部門(單位)業務數據共享,將社會投資項目開工前8個審批事項審批時限壓縮至29個工作日以內,事項辦理環節減少60%、材料減免30%。三是釋放賦權效能,推進“一網通辦”。依托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工作聯系試點,加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各項部署落地落實,建成“天府通辦”彭山分站點,梳理與園區企業注冊登記、項目投資、生產經營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152項,積極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健全網上預審機制,及時推送預審結果,對需要補正的材料實施一次性告知,堅持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再要求“必須現場辦理”,進一步提升園區網上政務服務能力。
二、做細“保障+”,激發園區創新創業活力。一是強化產業建鏈補鏈。制定《眉山市彭山區“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經濟合作項目引薦獎勵辦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和鋰電材料產業,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優化產能分工合作,實施靶向精準招商,加快引進落地一批行業引領型、鏈條填補型和新興成長型優質產業項目。2022年以來新簽約項目38個,協議總投資322.3億元,先后引進投資100億元的杉杉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投資100億元的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眉山基地項目。二是強化產業人才引育。圍繞“制造強區”戰略,配套制定園區“畝均英雄”獎、解決“卡脖子”問題獎補等6條具體政策,為重點頭部企業制定人才“一企一策”,支持金額超7000萬元。推動170名在校大學生到園區企業社會實踐,吸引111名化工、鋰電、濕電子等方面科技人才和4個創新團隊到彭山,助推新型工業化。三是強化訴求問題解決。建立區級領導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扎實開展“百人聯百企”行動,建立“一企一專員”包保制度,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面對面為企業排憂解難,2022年以來累計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和困難72個。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行監管事項清單化管理,編制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三張清單”,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方式,在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應用,引導51戶企業主動整改糾錯,全力打造“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良好營商環境。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