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外地客戶都跑到我們這邊提車,都十分滿意。”在aito問界汽博體驗店,銷售人員熱情的向記者介紹。
3月21日,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月重慶市場狹義乘用車銷量達2.63萬輛,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32%。同時,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同比增長80.71%,以兩江新區為主要承載地的重慶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正在不斷上升。
從最新公布的2月轎車市場銷量排名情況來看,新能源車型占比更加突出,其中逸動系列、朗逸以及秦家族分別位居榜單前三,并且,除了秦家族、漢家族、海豚、model 3等熟悉面孔之外,aion s系列、深藍sl03等車型也成功入圍。
其中逸動系列、深藍sl03、aito問界等都是“兩江造”。
從新能源汽車廠牌銷量來看,除了比亞迪占據大頭外,排名第二的長安銷量803臺,同比增長163.3%。
銷售終端也感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在長安深藍重慶汽博店,負責人陳睿林說:“我們3月單車型訂單就突破了100臺,銷量持續升高。”
不僅是長安深藍,今年2月,長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了20574輛,同比增長103.38%。1-2月份的累計銷量為48605輛,同比增長96.61%。
同時,賽力斯汽車也在2月迎來了銷量大漲。3月初,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月產銷快報,2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577輛,同比增長103.69%;其中,賽力斯汽車2月銷量為3505輛,同比增長230.35%。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與華為的聯合業務合作再進一步。2月25日,賽力斯與華為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議,基于雙方在智選車業務的長期深入合作,2026年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 100 萬輛的目標,同時將推出全新平臺,新平臺下首款旗艦車型計劃于2023年發布,將搭載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并在后續陸續推出多款全新車型。
各大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勁態勢,讓2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超過了32%。記者采訪得知,在這背后,離不開重慶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兩江新區持續推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在純電動、插電式、增程式、氫燃料、換電式等多種技術路線全面布局,形成了完整的鏈條。”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副局長賴涵稱。
不僅如此,以兩江新區為基礎,重慶也形成了“9+2+5+30”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無論是動力、變速、制動系統,還是轉向、車橋、內飾、空調等各大總成,都有完整的供應體系。
同時,重慶市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各項政策也開始落地。2月27日,重慶市商務委印發《關于優化實施乘用車置換補貼政策的通知》,于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給予財政補貼,補貼金額從1000到3000不等,該項補貼政策資金規模為3000萬元,資金用完或申報期滿即止,鼓勵置換新能源汽車消費。
兩江新區也在3月1日推出新一輪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分批次對1萬名到新區限額以上汽車銷售企業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每人每臺2000元補助。
陳睿林說,在一系列消費補貼的刺激下,長安深藍汽博店的銷量由2月的幾十臺飆升至3月的100臺,未來也有望繼續增長。
賴涵表示,目前兩江新區正不斷將這些政策轉化成刺激市場消費的動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
(記者 董智琴)
來源:兩江新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