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九龍坡片區——西彭鋁加工之都
慶鈴鑫源汽車有限公司鈴咖輕卡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九龍坡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厚實,有基礎、有條件也必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九龍坡區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部署要求,以新迎新、革新立新,大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以數字化改革謀劃建設“產業大腦”、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力量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融合創新、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著力提升主導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努力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培育新動能、厚植新優勢,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貢獻力量。
加快推動材料產業向高端化輕量化方向轉型
去年12月,全球首架c919飛機交付中國東方航空,首班驗證飛機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啟總計100小時的驗證飛行。
其中,西南鋁為c919提供了30個規格、余件鋁合金材料,主要應用于機翼、起落架等部位,是飛機的關鍵結構件,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設進入密集發射期,中國空間站建設的每一次“出征”,“西南鋁造”都是中流砥柱的存在,飛船和火箭上的蒙皮、鍛環等60%以上的關鍵鋁材均來自西南鋁。
“隨著我們鋁產業的轉型發展,我們正加快打造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材料產業向高端化輕量化方向轉型。”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鋁產業曾是九龍坡區締造“百年工業城”輝煌的功勛支撐,而今,更是九龍坡區謀求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目前,以西彭工業園為核心承載地,已形成中鋁高端、中鋁薩帕、戴卡捷力、天泰鋁業、泰山股份等骨干企業為支撐,百余家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的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涵蓋了從上游電解鋁-中端鋁型材供應-下游精深加工-末端回收再生應用的閉環式產業鏈。
園區鋁產業涉及大交通輕量化材料、建筑建材、包裝、航空、國防軍工等領域,其應用范圍和用量都在逐年擴大和增長。2022年,全區材料產業產值達57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高端鋁戰新產值占比達73%,鋁材料占全市比重達到75%。
近日,工信部官網發布的《關于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公示》顯示,共有100個產業集群上榜年度名單,重慶共有5個產業集群入選,其中九龍區鋁基新材料產業成功入選。
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九龍坡將充分發揮中鋁高端、西南鋁等行業領軍企業的引領作用,大力引進以鋁材為主的輕量化材料項目,大力拓展輕量化鋁的應用,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加快補鏈延鏈強鏈,多元發展鎂合金、氣凝膠等新材料產業,提速建設“中國輕量化材料研發及應用示范之都”。
加快推動氫能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
近日,一輛大貨車緩緩駛進九龍坡區中石化半山環島加氫站,這臺慶鈴博世氫動力卡車在這里加滿氫氣后,將啟程駛往成都某物流中心進行貨物卸載。在單程近400公里的運行中,這輛車不需要進行任何補給,而且還有部分余量。
這座與普通加油站相似的建筑,就是中國石化重慶首座加氫站。剛加滿氫氣的這輛慶鈴博世氫動力卡車,采用了博世的先進電堆、氫氣供給模塊、電子空壓機以及系列傳感器,具有高經濟性、高環境適應性、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等特點。與同等規格的燃油車相比,可節約25%的成本。
近年來,九龍坡區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積極布局氫能產業,圍繞打造千億級“西部氫谷”,編制完成《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2—2035)》、《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申報方案》,博世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國鴻氫能科技園項目等重大氫能項目相繼落地,2022完成投資9.2億元。
其中,博世-慶鈴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為德國博世集團明確選擇慶鈴集團作為其在華重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含大巴)唯一合作伙伴,雙方已在產品、產業、資本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建設輻射全國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占地360畝,總投資24億元,預計到2025產值突破100億元。
國鴻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為國鴻氫能與5家氫燃料電池領域頭部企業一起,在九龍坡投資建設“核心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占地291畝,預計2025年建成達產,達產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目前,氫能在九龍坡正加快應用推廣,近200輛氫能汽車在環衛清掃、快遞物流、場內轉運等10余個應用場景投入運營,累計行駛里程突破200萬公里。
接下來,九龍坡區將依托博世慶鈴、國鴻氫能等建設氫能科技產業園,聚焦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示范應用等領域,以項目為抓手,大力推進綜合能源站、氫燃料電池、氫能汽車等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面向成渝雙城經濟圈、輻射全國的千億級“西部氫谷”。
加快推動汽摩產業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突破
2022年底,吉利新能源汽車高端定制改裝總部基地項目正式落地九龍坡。
該項目總投資21.25億元,將建設以吉利、領克等主要汽車、摩托車品牌為主的新能源高端汽摩數字化定制改裝工廠,建設以全流程業務數字化為基礎,打造柔性化智能制造樣板工廠,生產各類高端、新能源定制改裝汽車、摩托車,形成個性新能源高端化零部件制造、車輛改裝、性能檢測、倉儲物流等能力,并進入吉利汽車全國銷售市場。
項目在未來6年內累計完成產值約125億元、力爭完成300億元。
據了解,汽摩產業是九龍坡區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現擁有慶鈴汽車、吉利等汽車整車龍頭企業,秦安機電、戴卡捷力輪轂等多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以及迪科汽車、新航達等特種車輛生產制造企業,實現了汽車整車、核心零部件、研發、檢測、汽車文創等多業態發展。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九龍坡鋁產業強大的技術支撐,九龍坡區擁有西南鋁車身板生產線、上汽通用pdc、寧波華翔汽車鏡、江達鋁合金輪圈、志成機械、上海沿浦等30余家汽車鋁合金零部件企業,已成為重慶整車制造重要產業鏈配套基地。2022年,全區汽摩產業實現產值超320億元。
慶鈴汽車不斷深化與博世的戰略合作,大力推動氫能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2022年交付并收獲多個燃料電池車輛訂單,還正申報多款燃料電池車型。
在2022年工信部第353批、355批公告中,慶鈴汽車申報了3款整車,包括燃料電池的載貨車、瓶裝飲料運輸車、倉柵運輸車。在356批公告中,申報了燃料電池底盤及這款底盤基礎上的廂式運輸車、翼開啟廂式車2款燃料電池整車新車,均采用氫動力系統,匹配精進電機。
接下來,九龍坡區將搶抓全市“建設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利好機遇,實施汽摩產業提升行動,加大優質汽摩企業培育力度,支持汽摩上下游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加快推動汽摩產業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突破,努力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加快推動服務業向專業化品質化方向升級
近年來,九龍坡區土生土長的企業忽米網,通過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工業企業提供智慧科技賦能,一躍成為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頭部企業,目前服務企業1.4萬家,業務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交易規模超過100億元。
忽米網飛速成長的背后,正是傳統制造業在轉型升級中,對科技、知識、資源密集型生產性服務業的強烈需求。
當下的九龍坡區,坐擁自貿試驗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國家級自主開放平臺,恰好又處于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邁進的集中期、風口期,自然成為生產性服務業加速匯聚和蓬勃發展的一片沃土。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商貿大區,九龍坡區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華潤萬象城去年銷售額突破56億元,成為重慶購物中心單體銷量冠軍;對石橋鋪、楊家坪、石楊路進行串聯打造、全面升級,九龍新商圈魅力初顯;在城市微改造中“煥新重生”的九龍意庫,成為該區的新晉熱門消費打卡地……
在生產生活“雙輪驅動”之下,當前,九龍坡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突破60%。因此,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成為當前九龍坡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重要任務。
未來,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九龍坡區將加速布局發展軟件及信息服務、現代物流、新興金融業、科技研發、工業設計等產業,打造“西部先進制造業服務基地”,提升全區先進制造業能級。
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九龍坡區將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為契機,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層級和品位,重點實施國際消費載體提級、國際消費供給提質、九龍特色品牌提振、數智消費創新提速、開放交流擴面提效、消費環境優化提升六大行動,打造尚品消費引領地、藝術消費潮流地、數智消費示范地、文旅消費目的地和服務消費新高地,建設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向品牌化方向邁進
去年5月,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正式落戶九龍坡重慶數字大廈,圍繞5g融合創新“產學研用”生態鏈的構建,推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實體經濟。
這是重慶市百億級數字經濟新地標——重慶數字大廈高質量取得的又一成果。而截至目前,重慶數字大廈已引進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藍卓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等高能級項目15個,擁有智能企業18家。
近年來,九龍坡區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黃金窗口期”,始終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抓手,聚焦拓空間、聚企業、育人才、強場景、優生態,全方位落實“滿天星”行動計劃。
以重慶數字大廈為核心,打造重慶市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產業園;依托火炬大廈、留創園、啟迪科技園存量的大數據及軟件信息服務企業,重新劃出區域整合發展,打造西部軟件信息策源地;通過改造利用萬科錦尚閑置樓宇,圍繞忽米網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招商,打造九龍坡區工業互聯網集聚地。
依托這些平臺,九龍坡區培育出以“忽米視覺檢測系統”為代表的市級重點工業軟件、以“通服數聚系統”為代表的首版次軟件等31個、數字化車間4個,引進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極狐研發運營總部等高能級項目23個,推動重慶藍卓研發的“ai視覺安全識別系統”、梅安森研發的“小安易聯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等軟件落地應用。
去年,九龍坡區共收儲存量樓24.55萬平方米;軟信企業增長37%,新增軟信企業541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專精特新”企業等51家;軟件從業人員增長58%,新增軟件從業人員0余人;軟件業務收入增長77%,新增120億元。
來源:政府信息公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