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區:發展壯大主導產業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發布日期:2023-01-09 13:54來源:淮安區政府辦字號:[大中小]
關聯閱讀:
近年來,壯大主導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打造工業經濟標桿區為抓手,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質效。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促進產業集群。 聚焦“百億”產業目標,大力做好細分領域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工作。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圍繞精密機械零部件、特種設備、新能源組件等行業,完善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雙環齒輪、施塔德電梯等企業爭創行業標桿,環歐智能設備制造、哈思孚智能裝備等項目加快建設,產業開票銷售增長15%以上。電子信息產業深耕電阻、電容、電感等三大核心元器件,引導捷群電子、文盛電子等企業加大產品研發和工藝突破,鴻翔瑞電子、??苿摽萍嫉软椖考涌炜⒐ね懂a,產業開票銷售增長10%以上。推動綠色建材、現代教育裝備、羽絨紡織等產業轉型升級、聚合鏈條、集聚發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40%以上。培育骨干企業。堅持龍頭引領、骨干支撐,強化“一企一策”專項支持,鼓勵蘇鹽井神向鈉離子電池新材料產業拓展,儲氣、制鹽、制堿加快釋放產能,向百億級“鏈主”企業邁進;鼓勵雙環齒輪、億創金屬釋放新能源產業產能,開票銷售突破20億元、10億元;引導建華、海螺、沃聯拓展產品應用和銷售范圍,成立建材產業協會,搭建綠色建材本地產品互信互用平臺,建材產品區內就地應用達10億元以上。大力實施“小升規”行動,推動竣工項目入規列統、入規企業擴產增效,新增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5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2家,入庫稅收超千萬元企業2家。充分發揮科技轉化、金融賦能等機制作用,打造更多細分市場“隱形冠軍”和產業鏈“配套專家”,新增省市專精特新、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分別達8家、2家以上。推進企業上市,助推百斯特鮮食等企業加快登陸資本市場。推動數字賦能。深入實施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萬元以上智改數轉項目80個,完成智改數轉投資62億元,新增省市兩化融合貫標培育試點企業2家、星級上云企業10家、智能工廠(車間)2家。進一步做大數字產品制造業規模,全面助力鴻富翰科技、芯聲微電子、飛特爾通信等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推動“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加快實現千兆光纖網絡和5g網絡優質全覆蓋,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做實做優特色服務業。鹽穴儲能貿易以建設國家級能源戰略儲備基地為目標,加快張興儲氣庫等項目建設,盡快形成百億級產業。電商物流園圍繞打造蘇北現代物流供應鏈中心和電商集聚高地目標,扎實抓好業態提升、產業鏈延伸,推動電商物流、智能倉儲、快遞快運協同發展,中通快運、申通三期等項目開工建設,新招引區域物流運行總部、結算中心以及云商、電商、直播等新業態100家以上,力爭開票銷售30億元、入庫稅收8000萬元以上。高水平、高質量建設海棠大道經濟總部走廊,開工建設星桐大廈、淮航大廈等6個項目,基本建成沃聯研發大廈、尚城一品項目,新招引稅收超1000萬元總部經濟企業3家以上,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30億元、入庫稅收5億元,努力打造城市經濟發展新高地、風貌展示新地標。全面促進消費復蘇,提振城鄉消費市場,重點搶抓新能源汽車消費風口,鼓勵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商業街區開展線下展銷,支持住房改善、養老服務消費,引導拓展農村大宗消費、電商消費。持續推進餐飲業提檔升級,聚焦“菜肴提升品質、服務提升質量、環境提升品位”的要求,新招引、新營業品牌連鎖店、特色店10家以上,把河下古鎮打造成全市最有品位、最有特色的餐飲業集聚區。開展購物節、美食節等促消費活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