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四平市堅持推進裝備業智能升級,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專用車由傳統自卸車、半掛車向環衛車、清雪車等智能化發展……
農機裝備發展從種到收全產業鏈、大馬力、高端裝備的現代農機……
換熱器向核電、航母等高端領域縱深發展,全力打造從四平制造向四平智造發展……
四平市專用車產業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最早的四平市汽車改裝廠始建于1956年,這里從第一臺客車、專用車下線和為全國第一臺卡車、紅旗轎車配套至今,已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產品為主的汽車工業體系。奮進汽車、一汽四平專用車等多家骨干企業在全國已具備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擁有一大批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大量的管理人才和相當數量的專用汽車產業工人,大多數企業擁有較完備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機械加工設備。
作為吉林省乃至全國傳統汽車產業基地和汽車產業總布局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四平市產業基礎雄厚,發展空間巨大。多年的積累使這里已具備較強的專用汽車產品研發能力,生產制造經驗豐富,銷售能力強,具有很強的發展后勁,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為積極推進四平市專用車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1月,四平市人民政府與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一汽解放四平專用車委托改裝合作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月25日、3月24日組織召開了兩次專題研討會,就一汽解放四平委托改裝合作基地項目建設的方向定位、企業需求、政府溝通等方面事宜進行討論,形成了初步共識。
通過政府與企業同頻共振,為傳統優勢產業插上騰飛翅膀。目前,四平市現有規模以上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22戶,具有生產目錄的企業5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進入國家公告目錄的產品有123個,年專用車生產能力1萬輛,汽車零部件3萬套。主要產品有廂式專用車、罐式、自卸、起重、特種車等20余類專用車,暢銷國內市場并出口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專用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約為5億元,利稅約2000萬元,就業人員約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平市專用車特色產業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的高科技應用,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理念,打造高起點的新型專用汽車產業基地。
在四平市,這樣的成功案例還有不少。不久前,位于浙江舟山的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成功接收了一套智能換熱機組,為飛機組裝、維修提供重要保障。這套換熱機組的制造商正是來自四平市的巨元瀚洋板式換熱器有限公司。
過去,高端換熱器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封鎖,國內企業只能涉足低端市場,被動跟隨。為了謀求突破,四平市相關部門為企業牽線搭橋,設立換熱裝備專家工作站,聯系清華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前來與企業合作,研發能力快速躍進。如今,巨元公司突破了國產換熱器在核電領域的應用,打破國外企業技術封鎖。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更加節能的換熱設備迎來“風口”,前景越來越好。過去兩年企業年銷售收入增長率超30%,目前占據國內板式換熱器3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正在聯合行業內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四平的換熱器產業資源,把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揮集群效應謀求更大發展。
農機產業是四平市傳統優勢產業,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較好的產業基礎。近年來,四平市不斷加大嫁接改造、技術研發力度,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四平市現有農機生產制造企業24戶、規模以上農機生產企業4戶,企業順應市場需求、牢牢把握市場和產業政策導向,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上取得突破。2020年實現產值7.02億元,同比增長23.2%。康達農機是專業從事研發、制造為保護性耕作技術配套機具的農機生產企業,生產的免耕播種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2020年實現產值2.16億元。順邦農機生產的9yfz-2.2秸稈打捆機在原有機型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旺季前來提貨的車輛在企業門外排起了長龍,產銷量居全國首位。順邦農機與國內外眾多知名農業科研院、農業大學等建立良好、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形成強大的人才、技術和品牌優勢,成為國內農機制造行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2020年實現產值4億元,增幅125%,帶動了四平市整體農機產業提升。
來源: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