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改進、改善離我們有多遠?其實改進、改善,不僅要創意,更要有行動力!有許多小改進、小改善,它們都來自于一線員工的工作實踐,是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摸索、思考、創新的結果,看似微不足道,卻無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今天我們走進保變電氣線圈車間,看看羅曉輝工作室線圈工藝創新小組的“小改善”......
400 >
近日,保變電氣羅曉輝勞模創新工作室線圈工藝創新小組孫權、劉金鳳、王賽、趙翠賢、朱琳,在車間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繞線組員工的全力配合下,對絕緣筒損壞程度的預防和改善,成效明顯,助力質量效率“雙提升”。
改善前,帶紙筒繞制的線圈在脫模、吊運及壓裝過程中會出現紙筒被損壞的現象,導致產品生產周期長,易存在質量隱患,不利于降本增效。
352 >
針對此問題,線圈工藝創新小組,深入研究探討,篩選出近期損壞紙筒的產品及代表性的線圈,從人、機、料、法、測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分類整理,以實際生產情況數據為依據,對產品二個方面進行了改善。一是小組成員與設計、工藝等關聯部門進行協商溝通,將線圈內撐條長度做了統一的規定。二是針對中撐條長度的尺寸要求,對線圈制作工藝進行了改進,并編制了新的管理文件。
為使改善成果有力實施,創新小組成員對相關班組員工進行了培訓,并對改善實施過程中的困難點進行現場指導,確保了改善措施的落地。
373 >
改善后,受到一線員工的交口稱贊。員工們說:“工藝創新小組對絕緣筒改善成果‘接地氣’,很實用。既減輕了我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產品質量和履約率。”
編后:
來源:保變電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