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種怪魚引起公眾關注,它雖然長著魚尾,但嘴部又尖又長,很像鱷魚,名字叫做鱷雀鱔。近期,鱷雀鱔頻頻在我國多個地方出現,尤其是城市小區或公園,記者在調查后發現,鱷雀鱔這種外來物種,被當作觀賞魚售賣。
江蘇南京:花木魚蟲市場鱷雀鱔仍在售
在江蘇南京,記者走訪一家花木魚蟲市場發現,凡是銷售熱帶魚的水族店基本都能見到鱷雀鱔,這些一兩歲的鱷雀鱔都有半米長,每條售價在200元左右,消費者買回家主要是放在大水族缸中作為觀賞魚飼養。
變換關鍵詞后搜索 電商平臺仍能買到
記者嘗試在某網購平臺搜索鱷雀鱔,并未搜出有效結果,但變換關鍵詞后,仍能查到很多商家在售賣活體鱷雀鱔,銷售量還很可觀。 專家也表示,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售賣鱷雀鱔,近期多地發現的鱷雀鱔,很多可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買家隨意放生或丟棄導致的。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任大鵬: 對于消費者或者是居民來講,如果已經養殖了外來物種,按照法律規定是不允許隨意在野外去釋放和丟棄,因為它會對我們的人身安全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破壞。所以,如果實在養不起或者不想養了,需要把它送到有關部門,絕不允許隨意到野外去釋放或者丟棄。
此外,有專家表示,鱷雀鱔目前還不在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內,結合目前各地的監測情況來看,建議加強《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動態調整,強化對外來物種全過程管理。
多地圍追堵截 鱷雀鱔為何“非抓不可”
最近,河南汝州為了抓到2條鱷雀鱔,不惜抽干了20多萬立方米的湖水,對它進行捕撈。這個鱷雀鱔究竟是什么來頭?為什么“非抓不可”?
7月13日,在河南汝州,當地市民在云禪湖拍到了一條體型較大,通體花紋奇特的怪魚。經相關部門鑒定,確認其為外來物種鱷雀鱔。嘗試過各種辦法后,當地決定將20多萬立方米的湖水排干進行圍捕。
河南省汝州市城市公園管理負責人 綦立: 鱷雀鱔個體比較大,比較兇猛,而且警覺性非常高,沉在湖底幾乎不動,后來工作人員用魚叉去叉,整個魚叉都被折斷,最后是由六個專業人員合力才把它最終抓獲。
8月26日晚上,鱷雀鱔終于被抓到,隨后被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目前,經過對湖底兩輪全面消殺,27日云禪湖重新蓄水,28日晚上蓄滿。
云南昆明:小區觀景池現鱷雀鱔 物業及時捕獲
26日,云南昆明一小區也抽干了觀景池的水,抓捕到了一條鱷雀鱔。小區居民8月11日發現了它,目測身長約60厘米。隨后幾天物業人員發現,觀景池里的其它魚類都看不到了。
目前,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已經成立了專家組對出現在這里的鱷雀鱔進行調查。
鱷雀鱔:外來物種 中國本土沒有天敵
對我國來說,鱷雀鱔是一種外來物種。它原產于北美洲,是一種淡水巨型食肉魚,成魚體長一般能長到1.5米,繁殖能力強。此外它還是一個“不挑食的主”,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幾乎通吃 ;堅硬的魚鱗,足以讓它躲過兇猛食肉動物的威脅,因此處在食物鏈的頂端,一旦放到天然水域,會對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河南省鄭州市自然博物館館長 生物學教授 李長看: 鱷雀鱔在中國本土沒有天敵,尤其是它個體非常大,尖牙利齒,一般的水生動物不是它的對手。它對本土的魚類進行大量捕食,就會導致食物鏈斷鏈。
此外,針對有網友戲稱可以通過捕撈食用,來減少鱷雀鱔的做法,專家也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南京江豚保護協會技術專員 丁兆宸: 雌性鱷雀鱔在繁殖期的時候,卵巢有劇毒,通過吃掉鱷雀鱔來控制它的想法是有危險的。
責任編輯: 劉錚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