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湖南舉行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新聞發布會

2024-05-11 23:44:48 來源:網絡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8923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8月9日,湖南舉行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新聞發布會,請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雷紹業,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寶林,湖南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治平,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熊琛,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姚偉紅: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會。

從今天開始,省委宣傳部將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省政府主要部門介紹我省十年來各領域顯著成就和巨大變化。今天我們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的首場,主題是“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介紹湖南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和顯著成效。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雷紹業先生,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寶林先生,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治平先生,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熊琛先生,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女士。

首先,請雷廳長發布新聞。

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雷紹業: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湖南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關心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湖南制造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年。這十年,湖南制造業發展錨定了新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對湖南制造業發展寄予厚望,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在制造強國中彰顯湖南擔當,為湖南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牢記殷殷囑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抓住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實施先進制造業倍增等“八大工程”,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制造大省闊步邁向制造強省。這十年,湖南制造業發展站上了新起點。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從9140億元增加到14162億元,年均增長8.5%。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27.7%,涌現出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3個萬億行業,工程機械等14個千億產業。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3萬億元,在信創、功率半導體、新型顯示、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形成特色優勢。新時代10年形成的新基礎、新條件,成為我們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更高的起點、更足的底氣。這十年,湖南制造業發展作出了新貢獻。2021年,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2.3%,制造業帶動下的生產性服務業貢獻率達24.2%,兩者合計占據半壁江山;制造業稅收完成1535億元,成為穩財稅的重要支柱。特別是應對疫情沖擊時,我省制造業企業率先復工復產,醫用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從無到有、快速投產,為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做出重要貢獻。這十年,湖南制造業發展樹立了新形象。立足“三超”優勢培育發展產業鏈,升級建設“3+3+2”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名片。長沙工程機械、株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南工程機械規模全國第一,全球50強湖南占據4席,主要產品服務國內外超級工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度全球第一,電力機車產品全球市場份額達到27%;中小航空發動機規模和競爭力全國第一,研制的第四代渦軸、渦槳發動機全球領先。

十年來,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制造業由中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等重要指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辦好發展經濟這個最大實事,堅持“穩進高新”工作方針,率先出臺全國首個省級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全面實施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規劃和若干財政支持政策,深入推進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和萬名干部聯萬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工業成為全省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一是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全省規模工業營業收入從2.75萬億元增加到4.28萬億元,資產總額從1.78萬億元增長到3.25萬億元。獲批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3個,培育國家質量標桿企業13家,瀏陽煙花、醴陵陶瓷等區域品牌享譽全球,酒鬼酒、夢潔家紡等優質產品走進千家萬戶。二是市場主體活力迸發。一批領軍企業脫穎而出,湖南鋼鐵集團躋身財富世界強,三一集團躋身福布斯全球強。一批優質企業快速壯大,千億企業從無到有達到5家,百億企業從14家增加到39家,規模企業從12949家增加到18577家。一批中小企業嶄露頭角,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26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2家,數量分別居中部第2位、第1位。三是數字轉型驅動變革。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培育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4個,累計推動44.5萬戶企業“上云”、2.2萬戶企業“上平臺”。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獲批國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項目43個,以長沙博世汽車為代表的燈塔工廠引領潮流,我省可以每10秒生產一件鋁輪轂、每80秒造出一臺汽車發動機、每5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四是綠色發展擦亮底色。取締地條鋼企業24家,湖南鋼鐵集團勞動生產率提升3倍多;整治“化工圍江”“化工圍湖”,搬遷改造沿江化工企業38家,株洲清水塘等老工業基地舊貌換新顏;構建起以10個國家級綠色園區、100個國家級綠色工廠為骨干的綠色制造體系,“十二五”“十三五”期間,規模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46.2%、27.47%。

十年來,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湖南制造加快向湖南創造轉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重要指示,胸懷“國之大者”,聚焦工業“五基”和制造業五大環節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在全國率先實施首臺套、首批次獎勵,推進“100個產品創新強基”項目和關鍵產品“揭榜掛帥”,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一是核心技術突破彰顯湖南擔當。工業領域攻克填補國內空白技術200多項,cpu、gpu芯片、碳/碳復合材料等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材料實現國產替代,igbt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領跑”,“兩芯一生態”成為國內信創工程首選技術路線,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航空發動機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5%以上。二是重大產品展示湖南風采。天河超算、北斗導航、全球最大噸位起重機、“海牛”深海鉆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等一批代表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中國強度的大國重器頻頻亮相。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而制造,中低速磁浮列車等產品讓出行更加便捷,中聯智慧農機等產品讓致富多了幫手。三是創新體系形成湖南特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獲批全國行業唯一的制造業創新中心,構建起“1個國家級+11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62家國家級+62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制造業創新體系,支撐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全省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從0.89%增加到1.71%,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80%,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連續兩年全國排名第8位、中部第1位。

十年來,我們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制造業開放合作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等重要指示,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招商活動,加快構建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一是高水平引進來。加快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在湘投資世界強企業達187家,中國長城、58集團等領軍企業的全國總部(第二總部)落戶湖南。連續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持續建設十大產業項目,道依茨發動機、泵送機械基地等項目補齊產業鏈短板,igbt、“兩機專項”等項目促進產業集群建設,長沙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等項目搶占未來產業布局。二是高質量走出去。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湖南制造業企業走向世界。2021年,機電產品占全省整體出口的43.6%,三一重工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48.46億元,中聯重科境外收入增長51.05%,湖南工程機械產品已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從行駛在青藏高原上的“復興號”高鐵動車組到中老鐵路,從墨西哥地鐵輕軌到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動車組,湖南軌道交通裝備閃耀世界。三是高站位搭平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等產業平臺落戶湖南,世界計算大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等產業展會國際影響力提升,成為宣傳品牌、吸引投資、促進合作的重要載體,各方投資者看好湖南、擁抱湖南。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邁向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做出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姚偉紅:

感謝雷廳長的介紹。接下來是記者提問時間,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舉手示意。

湖南日報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持續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造強省”戰略深入人心,“制造湘軍”名片實力“出圈”。請問這十年湖南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抓了哪些大事?

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寶林:

剛才,紹業同志全面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兩張制造業名片,馳名中外、走向世界,與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將組成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材料、節能與新能源裝備通過聚集逐步形成3大國家級產業集群,傳統產業加快提質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成長為支撐產業,提質升級“3+3+2”產業集群、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已經邁出堅實步伐。

湖南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造強國和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湖南是最早響應制造強國戰略的省份之一,2015年就成立了省長親自掛帥的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起省領導聯系工業新興優勢產業制度,組建起由兩院院士、企業家、社科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制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省委常務會都進行認真研究,并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省委績效考核、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事項的重點。通過凝聚共識,形成以產業論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的濃厚氛圍,我省3個城市連續5年獲得國務院制造業轉型升級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二是政策精準對路。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和國家級產業集群出政策。每年從財政安排30億元,對投建重大制造業項目、關鍵共性技術規模化生產項目、通過技術改造財政貢獻突出企業等給予補助獎勵,最高額度達到1000萬元。2022年,省人大出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條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三是舉措務實高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后,我們聚焦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大力推進“五好園區”建設、深入開展工業企業“紓困增效”專項行動、“萬名干部聯萬企”活動、“新增規模工業企業”行動和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有力提振了制造業企業謀發展、創佳績的信心。上半年,全省制造業在建和擬建百億級項目33個、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達到354個,計劃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按照“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匯聚更多資源、出臺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積極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綠色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戰場,請問十八大以來,我省制造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湖南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治平: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發展綠色制造、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是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有力支撐了我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建設和發展。

一是能源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十年來,我們大力實施節能監察,促進企業科學用能、合理用能,在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的情況下,全省規模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不升反降、年均下降8.98%,相當于十年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億噸,節約了9萬噸標準煤。我們大力推進資源循環綜合利用,以郴州等三個國家級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重點,強化行業規范管理和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冶煉廢渣、粉煤灰等工業固廢高值化利用,婁星工業集中區等10個園區及企業獲批省級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標桿。

二是綠色制造不斷深入推進。重點培育了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22個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和11個國家綠色制造供應商企業,為工業企業、園區提供綠色技術裝備和服務。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00 家、綠色園區 10家、綠色設計產品 83 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8 家;以及一批省級綠色創建示范單位,發布54項省級綠色設計產品團體標準。這些示范企業今后將是推進我省碳達峰的主力軍。

三是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力構建低碳產業布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比亞迪、中車風電、特變電工、紅太陽等一批綠色工廠為代表的企業迅速成長,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綠色環保共性關鍵技術,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裝備、特高壓變壓器、軌道交通牽引電機等技術產品全國領先,節能電氣設備、裝配式建筑等產業國內優勢明顯。清水離心泵、空氣凈化器等一批產品獲評國家“能效之星”。2021年全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規模超過4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比重為13.0%,遠高于2010年4.6%的水平。同時,加速化解和淘汰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落后產能,近5年全省共有3061家企業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株洲清水塘、婁底錫礦山等湘江流域五大重點區域實現綠色搬遷和升級改造,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下一步,我們將明確工業領域碳達峰路線圖,加快出臺和構建以污染排放、能耗等強制性標準為主,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推薦性標準為輔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研發和推廣應用綠色環保技術裝備。發揮數字化技術對工業綠色發展的引領作用,推動數字經濟的新優勢轉化成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動能。

我簡要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湖南衛視記者:

剛剛雷廳長在發布時介紹,湖南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3萬億元,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湖南這十年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

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熊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湖南省委省政府對數字經濟發展高度重視,早在2012年就成立數字湖南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經過十年努力,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1.3萬億元。主要呈現三個方面的特點。

1、數字基礎設施顯著完善。算力支撐有力,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將于9月正式投入運行,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長沙)加快升級,升級后總算力將進入全國前四,全省建成和在建規模以上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15.9萬架。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7.7萬個,行政村光纖和4g網絡覆蓋率達100%,光纜總長度達264萬皮長公里,長沙獲批國家首批“雙千兆”試點城市。連續三年組織實施“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形成體系。

2、數字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我省移動互聯網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已連續八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省會長沙成為全國互聯網“第五城”,株洲獲批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湖南信創工程被列入全國6個示范引領省份之一,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關鍵軟件能力不斷提升,世界計算大會、岳麓峰會等成為行業知名品牌展會。

3、數字技術賦能推動產業變革。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滲透,加快了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的根本性變革,有力支撐了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今年6月,工信部已復函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湖南創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我省已成功培育1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電互聯),4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設備超過410萬臺(套),推動實現了44.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2.18萬家中小企業“上平臺”。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把湖南建成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一是加快以算力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運營好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實現省內網間訪問時延降低80%以上,丟包率降低50%以上。到2025年,全省總算力提升到10eflops,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0%。二是持續提升數字產業核心競爭力。立足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提升數字產業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奮力打造國內享有盛譽的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硬件、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三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兩上三化”專項行動,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四是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出臺《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加強數字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供給。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安全體系建設,切實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統籌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人民日報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制造業創新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為湖南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請問下階段,如何發揮創新第一動力的關鍵核心作用,支撐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湖南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濤:

創新是第一動力,是加快湖南制造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所在。當前,湖南制造業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的系列重要論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為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一是系統推進產業基礎再造,重點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因此,我們立足我省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制定出臺了《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實施方案》,聚焦工業“五基”和制造業五大環節(產品研發設計、工藝工序、檢驗檢測、工業母機和標準品牌),深入推動“產學研用”“一條龍”“鏈式”三大協同攻關,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積極服務國家戰略,2019-2021年,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工業強基、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311個,多個項目實現產業化并打破國際壟斷。聚焦產業鏈創新發展,2018-2021年,組織實施重大產品創新(強基)項目350個,突破關鍵技術1200余項。下階段,聚焦“3+3+2”領域“卡脖子”問題,按照急需項目、重點項目、戰略性項目相結合的梯次布局,滾動編制發布“卡脖子”攻關榜單,采取“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推動省內創新能力較強的單位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揭榜攻關。

二是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習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強調:“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因此,我們聚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這個根本,堅持規范管理、分類施策、寬進嚴出、梯度培育,大力推動研發機構全覆蓋、研發活動全覆蓋,系統引導和扶持企業增強創新能力、規范創新活動、提高創新水平。以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為抓手,規范引導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強化企業創新能力;以新產品認定為抓手,組織開展產品及其制造工藝研發創新成熟度評價,并組織推廣新產品,優化企業創新效率;以質量品牌標桿企業認定為抓手,組織開展質量品牌管理成熟度評價,引導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深化企業創新成果。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共同推動制造業企業創新發展。

三是有效發揮政府與市場的作用,打造良好的創新應用生態。聚焦打造“有產品、市場認、用戶用”的良好創新應用生態,重點支持“3+3+2”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開發一批重大創新產品,加大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力度,推動創新產品在省內先試先用。發揮應用場景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廣應用。加強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首套件基礎零部件以及元器件、芯片首輪次流片等示范應用獎補力度。

我們相信只要堅持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之路,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始終瞄準制造業發展中的重大難點痛點,不斷探索有利于制造業創新的新機制、新方法,就一定能把湖南打造成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彰顯湖南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離不開廣大中小企業的支撐。請問湖南這十年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熊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強調“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我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緊扣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條主線,著力推動創新發展,加快數字賦能,改善融資環境,完善服務體系,以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總量規模迅速壯大。全省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截至2021年末,全省實有企業124.59萬戶,實有資本金10.62萬億,分別是2012年末的3.8倍、6.8倍。中小企業占企業總量的99%以上,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5%以上的創新成果和85%以上的就業崗位,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專精特新發展成效明顯。圍繞制造強省重點領域,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目前全省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7家,其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2家,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全省70%以上“小巨人”企業參與工業“六基”創新,80%以上“小巨人”企業參與“3+3+2”產業鏈群建設。

三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以技術創新和數字化為主要路徑,加快推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實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3563家中小企業發明專利“破零倍增”。1977家省級“小巨人”企業共獲得發明專利1.87萬項,共主持制(修)定國際標準41項、國家標準831項。以推動深度“上云上平臺”為手段,以加快數字化改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為路徑,實施中小企業“兩上三化”行動,累計推動44.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2.2萬家中小企業“上平臺”。

四是服務生態不斷完善。建成省市縣三級“縱向貫通,橫向聯通、全流程打通”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年服務中小企業超過10萬家次,打造了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的湖南模式。培育省級中小微企業核心服務機構293家,其中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2家,排名全國第4。實施“湘企英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工程,十年累計培訓中小企業領軍人才1人、中高層管理人員2萬人次,支持社會機構培訓各級經營管理人員40萬人次。

五是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著力優化法制環境和政策環境。修訂《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出臺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紓困幫扶的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跨部門“一站式”涉企政策發布平臺,開通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企業訴求受理系統,推動惠企政策應享盡享,保障中小企業合法權益。著力優化融資環境。大力推動中小企業上市,30家“小巨人”企業在a股上市或已過會待注冊,301家“小巨人”企業入選全省上市后備企業。加快建設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歸集跨部門涉企信息4.4億條,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中小企業“精準畫像”;在全國率先建立產融合作“白名單”制度,發布5批次5322家次“白名單”企業,引導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助力優質企業累計獲得貸款1300億元以上。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四大行動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增強中小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實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取得新突破。二是實施中小企業“兩上三化”行動,引導中小企業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先進制造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三是實施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行動,對標國內外先進標準、先進水平,打造一批“記得住、叫得響、走得出”的中小企業品牌。四是實施“資匯瀟湘”中小企業融資促進行動,發揮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作用,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融資“白名單”制度,在湖南股交所建立專精特新專板,加大股權融資和上市融資力度,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姚偉紅: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湖南舉行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新聞發布會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91久久精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欧美午夜A∨大片久久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