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報道 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2022年畢業典禮舉行。在霍英東體育館主會場,文治堂、菁菁堂等分會場,全體應屆畢業生相聚“云端”,一萬五千余名學子揮別母校,開啟全新的人生旅程。
“云答辯”、“云就業”、“云晚會”……疫情下的畢業季賦予畢業生們更多難忘的體驗。為了給畢業生們的大學生活畫上圓滿句號,最大限度減少大家的遺憾,學校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依托六大網絡平臺,為畢業生和家長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畢業典禮。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以《堅守責任之心,勇擔使命之任》為主題,勉勵莘莘學子。他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往日校園的平靜,給大家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作為親歷者和參與者,大家同甘共苦、心手相依,一起扛起責任,一同經受考驗。
林忠欽向畢業生們送出了他與學校黨委書記楊振斌的共同寄語——讓堅守責任成為一種人生態度,惟其堅守,方顯勇毅;讓踐行責任成為一種行動自覺,惟有篤行,方能致遠;讓勇擔使命成為一種價值追求,惟立大志,方成大器。進入學校,“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畢業遠航,“走出交大,就要勇擔使命”。
楊振斌宣讀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決定。上海交大在126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為祖國培養了40余萬名畢業生,今年,又有一萬余名優秀學子從交大畢業,奔赴祖國各地,到各行各業建業立功。因為疫情的緣故,原本應分別舉行的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典禮合二為一,3256名本科生、8838名碩士研究生、2943名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學位。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是交大學子的精神風貌,“崇尚學術、開拓創新”是交大學子的孜孜追求。上海交大副校長徐學敏宣布了“優秀博士論文、優異學士論文表彰”名單,激勵交大學子進一步發揚“學在交大”優秀品格,專注科學研究,鼓勵導師們加強對學生的悉心指導。
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宣讀了《關于2022年赴中西部邊遠地區重點行業、西部計劃、強軍計劃畢業生的表彰決定》。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員合力、攻堅克難,使畢業生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實現了更高質量就業。學校多次召開全校工作會議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壓實責任。同時,聚焦就業引導“核心圈”,制定并完善校院兩級《就業引導目錄》,通過多維平臺的融合,暢通就業渠道,持續引導畢業生投身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重要領域就業。學校面向2022屆畢業生共組織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單位雙選招聘會20余場,線上1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
此外,學校不斷強化學生的思想價值引領,激勵青年學子肩負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近五年畢業生赴國家重點行業單位就業引導率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到中西部重點行業單位和基層單位就業。在2022屆畢業生中,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001號-100號簽約學生均來自上海交大,他們全部投身國家重點行業單位,將奮斗的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交大,自己投身建設我國海洋強國事業的初心更加堅定,獨立承擔重要科研任務的基礎能力得到了提升,去西部去基層建功立業的愿望更加強烈。”畢業生代表、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慶虎分享了他在交大求學的成長感悟, “現在的我,與六年前相比,目標更加清晰,我要到國家重點行業的基層一線工作崗位上去,把交大所給予我的能力和榮耀延續到產業界。這既是我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的高度契合,也是我專業能力和崗位需求的完美對接。”
“在交大學習期間,我在課堂上探索科學真理,感悟‘學在交大’;也在課堂外去尋找人生歸屬,試圖做出‘青春’選擇。” 媒體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李榮祥說,“畢業后,我將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去到云南工作,回到我曾經服兵役的地方、那個夢想的起點,開始我的第四次‘西行’。我將始終堅持大學生士兵的作風士氣,牢記‘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的精神,在助力鄉村振興這個‘新戰場’上再立新功。”
校友代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07屆本科、2009屆碩士、2015屆博士畢業生,副教授李成林分享了人生路口中的各種選擇。他表示,要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盡管大家錯過了校園里春天的櫻花爛漫,但卻迎來了夏天的枝繁葉茂。在每次選擇時,都要不忘初心、堅持理想,依照自己的興趣和真實心意,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不受外界的攀比、浮躁所困擾。
“相聚在東海之濱,汲取知識的甘泉……迎向那真理之光,揚起青春的風帆……”優美而富有激情的旋律響起,畢業典禮在全體合唱《上海交通大學校歌》的歌聲中緩緩落下帷幕。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鵬 通訊員 高璐 王辰軒)
媒體鏈接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