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山東廣播電視臺《樂業山東》欄目直播山東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山東科技大學專場,副校長曾慶田受邀帶隊參加直播,介紹學校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業工作等方面的經驗做法。能源學院院長陳紹杰、經管學院院長侯貴生、海洋學院院長杜立彬參加活動。
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 創新打造“六大”
800 >
活動中,曾慶田介紹了山東科技大學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學科交叉融合新趨勢,不斷強化資源協同,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發揮人才智力和科研技術優勢,從緊密對接行業產業需求、打造工科專業建設“新高地”,創新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打造成果轉化“新模式”,實施“雙服務”提質工程、打造融合發展“新平臺”,優化整合資源組建學部、打造內部管理“新效能”,著力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打造思政教育“新路徑”,主動服務山東省重大戰略、打造校企合作“新局面”六個方面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
能源學院院長陳紹杰介紹,學院通過與中國煤科院、中國礦業大學、國家能源集團、華為、海爾集團等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組建智能采礦現代產業學院,設立智能開采班和行業領軍人才實驗班,實施“金種子計劃”,面向學生發放“創客英雄帖”,開展“揭榜掛帥群英會”,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學術和創新訓練,將行業企業納入辦學體系,貫通創新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培養,深入實施學科交叉、校內校外協同的特色培養模式。
以“小活動”撬動全校涉海“大市場”
海洋學院院長杜立彬介紹了學院的建設背景以及“院長一所委派、學生聯合培養、深海攜手探測、合作多方共贏”校所合作新模式。學院先后與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青島捷利達集團有限公司等10余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科研平臺,聯合培養海洋科技高端人才。每年組織舉辦大學生海洋節,提升全校師生海洋意識和海洋情懷,以“小活動”撬動全校涉海“大市場”。
800 >
推行“本科生能力提升工程” 按不同路徑分類培養
經管學院院長侯貴生介紹了學院實施分類培養的“本科生能力提升工程”。由本科生自主選擇,將學生分成“研究能力導向型”“就業能力導向型”兩類,安排不同的培養路徑。學院“以賽促學”,鼓勵學生參加科創比賽,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持續培育大學生科創聯盟,發揮專業——聯盟的作用。2021年學院學生參加各類科創比賽累計獲得國獎70項,省獎120項。
800 >
創新“就業大使”招聘模式 書記校長當“紅娘”
近期,學校先后組織實施了“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等,動員全校干部教師積極參與畢業生就業工作。在“書記校長與企業面對面”畢業生就業推介會上,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為學生“代言”、向企業問需,與用人單位“云見面”或現場座談,溝通了解人才招聘需求和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反饋和建議,向企業推介畢業生,為畢業生就業、企業用人“牽線搭橋”。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學院院長也當“紅娘”,為畢業生爭取求職機會。現已完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東港口集團等153家重點單位的訪企拓崗工作,新開拓就業崗位1個,達成拓崗意向企業300余家。
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學校適時采取“聚云端”“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構建“動態調整”招聘體系,千方百計擴展就業崗位,確保招聘不間斷、服務不斷線。在國內首創“無企業進場”招聘新模式,校院企選拔推薦有就業意向的學生擔任“校園就業大使”,全程參與“企業推介、遠程‘職播’、代收簡歷、政策介紹、問題反饋”等招聘環節。通過開展40余次“師生名企游學”“返鄉學子名企行”等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文化和發展環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2022屆畢業生舉辦無企業進場大型招聘會2場、組團招聘會52場、專場宣講會652場,累計收集發布就業崗位11.7萬個。
未來 山東科技大學這樣培養人才
800 >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