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辦時60多平方米的兩間廠房到如今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手工作坊到闊步闖進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安陽佳友非晶科技有限公司成為——
非晶、納米晶聽起來很陌生,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離不開它。用非晶、納米晶帶材制備成的磁芯,是新能源、汽車、家電等電子電器的關鍵零部件。可以說,有電的地方就有它。
“磁芯像鐵一樣‘硬’,實體卻很輕巧,用在電子電器中可降噪降損,被譽為綠色材料。”4月14日,在位于文峰區(高新區)火炬創業園的安陽佳友非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友非晶),副總經理孫波介紹起非晶、納米晶磁芯的特點來如數家珍。
企業車間里生產正火。非晶、納米晶帶材經層層卷繞,制備成外形如螺母的圓環,再經真空、橫磁退火等工藝加工成磁芯。利用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特點,用作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材料,可大幅降低損耗,提高續航能力。孫波介紹,這些磁芯還可用于音響、智能電表,既能提高穩定性、安全性,又可延長使用壽命。
“佳友非晶”并不是一天長成的——
從2011年創辦時60多平方米的兩間廠房,到如今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手工作坊,到闊步闖進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今天,這家企業已成為國家非晶節能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4家常務理事單位之一,生產規模、科技實力走在了全國前沿。
這樣的“極速裂變”是怎樣發生的?
“創新不止,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這是孫波給出的第一條秘訣。
近年,佳友非晶研發投入占比5%,生產設備和產品的創新研發能力在全國非晶新材料產業中“一路領跑”,成為了一匹“黑馬”。企業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生產設備——卷繞機和橫磁爐在技術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卷繞裝置和卷繞方法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此外,出口國外的磁珠和2020年研發的電流互感器磁芯等單項產品,其產量、銷量均居全國前列。
去年,該企業產值達8000萬元,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為15%,目前已擁有專利技術24項。
佳友非晶之所以能跑出“黑馬”成色,同樣離不開“娘家人”的鼎力相助——
在“萬人助萬企”活動中,包聯單位和首席服務員隨叫隨到,“量身定制”、精準匹配惠企政策,解決問題和制約,讓企業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生產經營。
去年,市、區兩級人社部門“跑腿代辦”,企業5名引進人才通過“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計劃審批,享受到了生活補貼、人才公寓等“真金白銀”惠企禮包。
“以前,我們行政、研發、生產、銷售、倉儲幾大塊在創業園5棟樓上,上傳下達一件事需要20多分鐘。首席服務員多方協調,幫企業整合到3棟樓共0多平方米的廠房里,現在企業生產效率更高了、經營機制也更順暢了。”孫波說。
“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種子’企業梯度培育計劃,‘一企一案’強化上市輔導備案,做強做精產業鏈上高新技術產業,為安陽實現‘八個領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孫艷芳說。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