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期間,針對(半年報)《工業企業用水情況》表報表周期長、關注低、企業填報人員變動頻繁、數據銜接差、平臺審核存在漏洞等諸多因素導致的數據質量不佳問題,市、縣、區能源相關人員在平臺網審的基礎上,采取“三查兩審一做”狠抓工業用水數據質量。
三查:
一查重點企業,查29家取水量在百萬方以上的企業。這29家企業分布于七個縣區,涉及供水、化工、電力等重點企業,取水量占全市513家規模以上工業取水量的84%,要確保其用水品種不漏、用水量正確。這類企業數量少、耗時省、用水量權重大、報表基礎好、數據質量相對高。抓好這些重點企業就保證了全市工業企業用水數據質量的根本。
二查重點行業,查洗煤行業。全市洗煤行業涉及85家企業,其分布于九個縣區,取水量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取水量的15%,要確保其取水量及重復用水量符合生產工藝用水參數。報表期間,相關人員對全市67家洗煤企業下發146條查詢,更正93筆數據。更正前后取水量差額高達57.59萬方,重復用水量差額則高達235.24萬方,數據的修正有效提升了全市工業用水數據質量。
三查重點指標。首先,根據地域特點去除海水、陸地苦咸水、海水淡化水、直流冷卻水量(海水)等水品種,嚴禁其出現;其次,重點關注地表淡水、地下淡水、自來水、礦井水、再生水(中水)等水品種的用量及跨期變動;再次,兼顧其他水品種。要求做到不重、不漏、正常情況下不出現奇異值。
兩審:
一審企業說明。報表期間,能源科及縣區相關人員共審核企業說明637條,標記不合格說明100余條,快速高效的溝通與反饋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工業用水數據質量的提升。
二審特殊情況。涵蓋企業的關停、歇業、兼并、重組、新建造成的跨期比對以及集團與子公司用水的合并上報等諸多情況。
一做:
做好上級查詢的下發、核驗與反饋。年報期間,市、縣、區能源專業相關人員共轉發、核驗與反饋國家查詢50余條,省級查詢58條,國家及省的少量查詢有效的佐證了全市工業用水數據質量。
來源:長治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