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當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5g操作系統等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我國人工智能(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我國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受疫情影響,網絡直播等新業態爆炸式增長,截止2020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數字經濟的總量規模達35.8萬億元。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指出,從2020年全球互聯網發展的總體態勢來看,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領先其他國家。
根據報告數據,目前我國已經建成5g基站超70萬個,占到全球的七成,并且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連接超1.8億個終端。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僅如此,從全球范圍來看,自2020年開始,全球的5g網絡將有30%采用中國的技術。
在此前的國新辦發布會中,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就表示,我國在移動通訊技術上實現了5g技術領跑,5g核心專利數排名世界第一,并率先實現了5g商用。
而且中企在無線通信網絡專利申請方面的優勢也較為明顯,在“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排行榜”中,我國華為以8607件專利位列第一,美國qualcomm以5807件專利排名第二,我國oppo以5353件專利排名第三!
綜合來看,中國廠商會趁著5g時代帶來的技術革新,深耕科研創新領域,在技術創新方面進行源源不斷的突破。相信在接下來的5g市場競爭中,能夠憑借技術領先實力逐步取得主導地位。
(統計圖表來源見水?。?/p>
盡管今年因疫情爆發對各行業發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卻并未停止過。
根據此前工信部發布《2020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新基建政策的激勵下,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踴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不斷刷新。
截至2020年10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達到69.4萬件,同比增長高達56.3%,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中的競爭實力。
其中,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百度分別以9364件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處于第一位,這也是百度連續三年在該人工智能領域專利分析報告中總申請量授權量蟬聯第一,展現出了中國ai“領頭者”的實力。
同時,除了各大科技信息公司外,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等院校也成為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創新主體。
基于以上綜合來看,放眼全國,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多個環節,智能經濟正在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新標簽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日后伴隨人工智能重要性的逐步顯現,我國人工智能在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方面也將會迎來更長足的發展。
來源:機電之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