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聯科技5月7日北京訊中國中華廚具網(廚聯科技)鄭保華總經理一行拜訪位于北京樂想匯大廈的中以網總部,并拜見了中以網的負責人畢建光,受到了畢建光先生的熱情接待。
>
中以網負責人畢建光先生
畢建光先生簡單介紹了中以網的近期情況,并且對中國中華廚具網對中以網工作的配合表示了肯定和感謝。中國中華廚具網北京營銷中心負責人副總于鳳海先生,向畢建光先生詳細介紹了中國中華廚具網專門為以色列開辟的專題頁面。專題內容涉及以色列的人文、宗教、農業科技、政治等方面。畢建光先生感嘆于中國中華廚具網對以色列的關注與了解,并表示以色列與中國之間有許多合作的空間。
>
中國中華廚具網副總于鳳海先生向畢建光先生介紹網站情況
以色列的水資源匱乏但農業科技非常非常發達。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占全國人口不到5%的農民卻能依靠先進的農業技術解決了本國700萬人的溫飽問題,每年還能出口13億美元的農副產品。農業產值占國民產值的12%。
中國中華廚具網張鵬飛向畢建光先生介紹了網站現有農業資源和農業項目,并提出希望中以雙方能在雙方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加深合作。以色列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中國較為廣大的土地資源也為雙方農業的合作提供了物質基礎。加之中國中華廚具網整合的高校農業科研資源,兩國的高校交流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鄭保華先生指出,中國是擁有數千年農耕文明的大國。而以色列是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產國,也是世界的宗教圣地,又是世界農業科技的代表國家之一。兩國無論是科技和人文都有著深厚的底蘊。這是中以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礎。
>
中國中華廚具網工作人員與畢建光先生在中以網合影
畢先生提到以色列的高校資源也是非常優質的。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海法大學等一系列的國際知名大學在農科方面都頗有建樹。從中國中華廚具網與陜西科技大學農研院的農業項目合作來看,中以兩國在農業科技與學術研究上將有十分切實的碰撞點。也希望借由雙方的現有高校及產業資源能在未來的多方合作中有更多牽手,結出友誼與共贏的果實。
【中國中華廚具網】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