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7日,新鄉解放,古老的牧野大地迎來新生。
土地貧瘠,人們填飽肚子尚成難題,搞工業更非易事。那時,雖有一定工業基礎的新鄉,也不過僅有成興紗廠等作坊式工廠,而且斷斷續續生產。
60家工業企業,生產只有少量的紗、布、磚、瓦,總產值1970萬元!這是當年新鄉的工業家底。無論是行業,還是產品種類,都極度匱乏。
1950年,這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新鄉工業迎來爆發。
那一年,中原棉紡織廠由上海遷新,一大批南方人在這里工作、成家,成為了新鄉人。同時,新鄉還擴建和新建了國營116廠、利民機械公司、皮鞋廠、油毛氈廠、食品廠等一大批國營工業企業。
至1952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7400多萬元,比1949年增長了2.8倍。1978年,新鄉工業已非昨日,火力發電廠、鋼廠、客車廠、水廠等數十個大廠已拔地而起,紡織、機械、造紙、食品、電力、煤炭、化工、建材、冶金等行業快速發展。
僅以發電量為例,這一年已增至13.3億千瓦時,而13年前的1965年才剛剛1億千瓦時。
春風吹來,全市工業企業更是一日千里。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無氧銅材總廠、新飛電器、“134廠”、新鄉化纖廠等連續位列河南省百強企業名單,新鄉在豫北地區乃至整個河南省的工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以項目統領經濟工作全局,強力實施引資項目雙帶動戰略、名牌精品帶動戰略,著力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和大型企業集團,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來源:機電之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