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品鑒會到上市發布會,東風悅達起亞圍繞k5凱酷打造了一次青春色彩鮮明的購車、用車體驗。
對于經常被劃入“傳統制造業”的汽車企業來說,如何向年輕消費者詮釋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或許是一場難度不亞于造車的考驗。
尤其是在“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2020北京國際車展上,有的擺起了扭蛋機,有的端出公仔矩陣、“偷師”萌寵,有的則發動觀眾玩起了涂鴉……
如果你以為,這些堪比派對活動現場的游戲就是最富有年輕活力的招數,東風悅達起亞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告訴你,“年輕化”的意義不止于此。
從伴隨音樂擺動的第三代i-gmp平臺機械臂,到ctcc自行車互動游戲,再到一則微博話題總計閱讀量3.9億、討論數達到10萬人次的“新穎tvc(廣告片)”,東風悅達起亞開辟了爭奪年輕人注意力的新思路和新玩法。
在#這是什么神仙大片#”的微博話題下,如果不是片尾屏幕上打出“凱酷(all new k5)”的名稱,人們很容易把這則汽車廣告誤當作風光片、時尚片、音樂片或愛情片……
在鏡頭切換營造的夢幻感中,撥動人心弦的鼓點敲出了一組組既對比強烈、又莫名和諧的關鍵詞:優雅與熱烈,迷離與夢幻,運動與浪漫……
“作為最愿意嘗鮮的‘z世代’消費者,95后有許多特點都值得銷售人員乃至企業高管深思。”有廣告業研究者分析稱,通過時尚畫報的拍攝技巧和多樣的運鏡角度,這支tvc將充滿自信、敢作敢當的“z世代”形象詮釋得更加高級。
“其實,起亞產品的造型一直都給我留下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印象。看完這支tvc后,我的這種感受更加明顯了。”一位95后車主代表在微博話題區留言說,全新k5凱酷不僅產品像年輕人一樣擁有充盈的活力,各種營銷手段中強調的個性化理念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實際上,這支讓他過目不忘的tvc,只是k5凱酷年輕化玩法的一個縮影。
“相比于其他合資品牌偏傳統的打法,東風悅達起亞需要在年輕化的道路上更加激進,從而打動最年輕的消費群。”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曾多次公開表示,凱酷就是要跳出傳統b級車“保守、莊重”的固有印象,一邊去掉“油膩感”,一邊增加更多的“時尚感”和“高級感”。
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發布的一項對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中90后車主的比例首次超過了30%,成為占比最大的細分代際群體。當然,主力消費人群的變化為新車銷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年輕消費者究竟喜歡什么樣的汽車產品?企業又該如何打好這副“青春牌”?對于這些問題,李峰有著自己的思考。他開玩笑說,“駕駛一輛‘油膩’的中級車,就如同出門帶個保溫杯一樣,即便身上搭配再潮,也難以擺脫‘油膩’的形象。”
“不少車企的年輕化戰略只是停留在產品的一處或幾處,這顯然不夠徹底。”李峰向記者直言,東風悅達起亞則要在年輕化的各個領域立起標簽,“無論是造型、科技還是營銷宣傳,至少要比競品年輕5-10歲。要在中級車里做最年輕的產品,沒有之一。”
或許車企打出“年輕化”大旗已經不再新鮮,但不得不承認,東風悅達起亞圍繞k5凱酷的種種玩法都令人印象深刻。
從外觀造型、動力、智能化等產品自帶年輕屬性,到向電視綜藝看齊的上市發布形式,再到更能讓車主凸顯個性的選裝包選購模式……東風悅達起亞用一個個時下最流行的元素,圍繞k5凱酷打造了一次青春色彩鮮明的購車、用車體驗。
據透露,在凱酷首批1萬多個訂單里,70%以上的用戶是首次購車的年輕消費者。
“從戰略角度上來講,年輕化絕對不僅僅是個縹緲的概念,企業要想做好年輕化的布局,就必須把年輕化變成人們隨時可以體驗和觸手可得的東西。”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看來,年輕化是“有形”的,它存在于人們衣食住行、視聽影音等各個角落。
他認為,95后消費群體與以往的用戶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既深度自我,不愿意遷就;又追求興趣為王,習慣以興趣為鏈接自發組建社群圈子;他們既不迷信各種標簽,又注重口碑、追求品質,只會為自己覺得值的東西埋單。”
他建議說,如果一味刻意地強調年輕化,只會讓年輕人反感。只有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才能讓年輕人群從心底認同和喜歡。
以今年夏天東風悅達起亞發起的“k-pose潮力覺醒”挑戰為例,通過邀請用戶和k5凱酷一起練就“k式酷身材”,該活動讓年輕人充分發揮想象力,涌現出不少腦洞大開的“k”字造型。一時間,各式各樣的“k”字造型在微博、抖音等平臺上“刷屏”。
有分析人士指出,通過這種花式玩法,東風悅達起亞和“z世代”玩到一起,讓k5凱酷的年輕、運動的形象被真切的感知。
據介紹,以k5凱酷為起點,東風悅達起亞將在線上、線下打造差異化服務體驗,從而更好地形成互補。有分析指出,這樣的改變,能夠更加符合年輕人的習慣,促進線上訂車的渠道,更能促進線下銷售不斷。
“只有這樣大膽的變革才能打造品牌差異性,也才能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李峰總結說,要打動年輕用戶,好車好價好服務,缺一不可。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報告指出,品牌年輕化是關乎企業生命力的永恒課題,然而“品牌年輕化”并不僅僅是“品牌年輕人化”,它同時包含品牌活化和創新互動兩個環節。既要讓品牌保持新鮮,跟上消費群體的代際更迭;還要保持與年輕人的深層溝通。
從可口可樂“出一款火一款”的昵稱瓶、歌詞瓶和城市罐,到借助互聯網浪潮“翻紅”的國產老字號,品牌年輕化幾乎已經成為各個領域、所有品牌的必修課。而在汽車圈,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如青年作家蔣方舟曾說,“討好年輕人,是社會的通病。”陷入這種“通病”的車企,盡管外表看上去青春靚麗,實際上卻缺乏新意、缺乏對年輕人價值觀方面的認同與鼓勵。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