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視頻會,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出席并講話,他強調,以海灣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力爭到2035年,全國1467個大小海灣都能建成“美麗海灣”。并透露,“十四五”規劃關注的重點是近岸海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各地要確保“十四五”規劃“管用、好用、解決問題”。
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海洋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的97%;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76.6%,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同時我國還對448個污水日排放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綜合排污口開展了監測;在渤海區域營口、秦皇島、東營、蓬萊、北隍城5個監測站開展了海洋大氣污染物沉降監測;同時對全國49個區域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對渤海、東海近海斷面15個點位開展了海洋微塑料監測。
另外,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自然資源部北海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704所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共建海洋資源與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研究院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以海洋信息技術、工程與裝備為重點研究方向。
相信在我國相關部門的治理和不懈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造更加美麗的海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