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次定增,控制權剛剛完全穩固,且主營業務騰籠換鳥、轉型完成的勁勝智能,迅速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去,很快完成了相關口罩生產設備的研發。
在為抗擊疫情提供著有力支持的同時,無疑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全新的增長點,進而打開利潤、市值增長空間。
口罩項目火線落地,需求量有望持續井噴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措手不及,在中國境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國外疫情傳播速度卻不斷失控。
截至2020年3月19日上午,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20萬,其中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確診人數都已超過或接近1萬,且增長勢頭并沒有減弱。
全世界都正在遭遇中國在疫情初期曾經面臨的難題——以口罩為主的醫護用品緊缺。
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以及諸多公司臨時上馬口罩項目,中國的口罩供應已經趨于穩定,且在繼續上升。
而在不斷加大的生產量面前,上游原材料(如熔噴布)、生產設備(即口罩生產機器)等物資的供應同樣變得十分重要。
如此背景下,隨著控制權的完全穩固,主營業務為研發、制造高端機床的勁勝智能(300083.sz)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創世紀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創世紀“)快速響應,緊急上馬高端平面耳掛式口罩全自動機器項目,抽調幾十名精干項目技術人員,加班加點推進研發工作,共同攻堅克難,并已經于3月初如期完成。
這款新研發的設備,有著生產效率高,生產節拍范圍120-140pcs/min,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品質高,良率95%以上,故障率低;性價比高;交付周期短等諸多優勢,在供勁勝智能自己組建完成口罩生產線的同時,也能夠為其它口罩生產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正如前文所述,無論是口罩成品,還是生產機器,在全球疫情尚在持續爆發的狀況下,未來需求量均會繼續上升,勁勝智能相關訂單無疑會同步高速增長。
控制權完全穩固,助力公司高效發展
勁勝智能此次之所以能夠以“雷神山”、“火神山”的速度,迅速研發出口罩生產設備,一方面,自然離不開深厚的技術積累,強大的研發能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久前,公司控制權的全面穩固,經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2020年2月21日,勁勝智能公布了一系列定增相關公告,根據方案,公司擬以3.7元/股,募集不超過6.85億元。所募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公司董事長、新晉大股東夏軍將出資1.8億元,認購約0.48億股,占本次擬定增總股份的26.28%。定增完成后,夏軍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勁勝智能股份將上升至至16.59%。
正處在戰略調整關鍵期的勁勝智能,成為了新規發布后,第一家公布大股東大比例參與認購的定增方案的公司。
且定增完成后,董事長夏軍也將實現對公司的完全掌控。
夏軍原為深圳市創世紀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創世紀”)實控人,2015年12月,勁勝智能以2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深圳創世紀,夏軍及其一致行動人由此成為了上市公司股東,合計持股15.16%,居第二大股東之位。
此后近四年時間內,勁勝智能原第一大股東勁輝國際不斷減持股份,于2019年7月2日降為了第二大股東,也正是從那時起,由于勁勝智能與夏軍等人持股比例十分相近,公司開始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夏軍就已經成功當選勁勝智能董事長,開始掌舵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制定。
而在本次定增前夕——2020年2月17日,勁輝國際再度大幅減持了手中股份,截至目前,持股比例僅剩6.3%。
這意味著,夏軍一方持股已經將勁輝國際遠遠拉開,穩坐第一大股東之位,實現了從經營到股權等對公司的完全掌握。可以預見,勁勝智能“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況也將很快結束。
壯士斷腕,果斷卸下歷史包袱
除了謀求對勁勝智能的完全掌控,兩年前當選董事長之時,夏軍就已經同步開始了對公司戰略、業務的重新梳理與調整。
勁勝智能原本的主營業務為消費電子結構件的生產制造,主要是為三星、華為、oppo等廠商生產手機零部件。其中,三星一直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然而,成敗蕭何。
由于對三星過度依賴、期望度過高,在還沒有取得明確訂單的情況下,勁勝智能就按照其提供的forecast(訂單預測)進行排產備貨。
結果,2018年,三星將產品生產制造基地和采購體系轉移至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并于當年下半年陸續停產了天津和深圳工廠手機業務,大幅減少惠州工廠產量,而后最終終止了和勁勝智能金屬精密結構件業務的合作。
受此影響,公司倉庫囤積的大量成品、半成品存貨成為廢料,損失慘重。
再加上由于對市場整體需求的誤判,公司在塑膠、金屬兩個主要產品上資源分配的失誤,勁勝智能2014年開始,凈利潤同比就已經出現大幅下滑,2015年就已經出現4.71億元的巨額虧損。與此同時,2014年至2018年,勁勝智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直為負數,資金鏈壓力不斷增大。
多重因素疊加,截至2018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已攀升至67.16%,且存在大量壞賬、呆賬。
面對如此狀況,新的掌舵者夏軍選擇了壯士斷腕,徹底剝離尾大難掉的消費電子結構件業務。
一方面,2018年,勁勝智能就消費電子結構件產品存貨,計提了逾21億元的減值損失,進而導致公司當年巨虧28億元。如此高額的計提,既是客觀訴求,也顯示了公司破釜沉舟的優化轉型決心。
另一方面,2019年,勁勝智能連續出售了東莞華晶粉末冶金、東莞勁勝通訊科技等公司,將消費電子結構件相關資產、業務進行了剝離。
從財務、資產、業務等方面對公司進行瘦身的同時,夏軍還為勁勝智能多次補血。首先是在2019年1月,深圳創世紀以42億元估值,成功融資6億元;現如今,通過定增,勁勝智能又再度補血6.85億元。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勁勝智能短期借款余額7.79億元,現金及等價物余額卻只有5.85億元;同時還有著合計超10億元的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及長期應付款項。且前三季度,公司已經產生財務8451.33萬元,對利潤有著不小的侵蝕。
由此可見,隨著此番定增完成,不僅公司的資本結構可以得到大幅改善,而且能夠減少財務費用,進而釋放可觀的利潤。
事實證明,甩掉了歷史包袱,輕裝上陣后,勁勝智能2019年成功扭虧,預計盈利1160萬元至1660萬元。且隨著公司控制權的穩固,財務狀況的進一步優化,未來的表現更加可期。
騰籠換鳥,新業務發展可期
消費電子結構件業務的剝離,是為了集中精力,更好地聚焦于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和無人工廠等業務,尤以高端數控機床為主。
該部分業務主要依托于深圳創世紀。
上文提及,2019年1月,深圳創世紀曾進行過一輪融資。在引入安徽金通安益、石河子隆華匯投資、新疆榮耀創投、無錫惠村投資等投資機構的同時,深圳創世紀同時承諾,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三年,分別實現不低于4億元、4.4億元、4.8億元的扣非凈利潤,展現出公司對于未來發展的信心。
實際上,早在2015年深圳創世紀被收購之時,也曾簽署了一份《盈利預測補償協議》,約定深圳創世紀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實現凈利潤不低于2.26億元、2.52億元、2.71億元;而深圳創世紀歷年實際凈利潤分別為2.54億元、3.65億元、5.4億元,完成率分別為136.5%、146%、199%。
接下來的問題在于,這份亮眼的成績,能否延續?
首先從行業整體來看,市場前景可謂十分廣闊。
工業機床,素有“工業之母”的美譽,當下,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對于高端機床的需求不斷攀升。另外,今年爆發的疫情,使得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辦公的重要性再一次凸顯,無疑進一步推高了數控機床行業的重要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至2019年,我國數控機床市場規模分別為2946億元、3241億元、3565億元、3992億元,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并且,到2022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0億元。
不僅于此,相比日本、德國及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制造設備數控化率,我國機床的數控化率仍然較低,因此,“國產替代”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路徑。《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總體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具體到勁勝智能及深圳創世紀的競爭力。
在剝離結構件業務后,勁勝智能的核心業務專注于創世紀從事的智能裝備制造業中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和玻璃加工設備等,在市場占有率、客戶資源、規模效應和售后快速響應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是智能裝備制造業中“國產替代裝備”的重要設備供應商。
并且,公司陸續在十余個國家建設了數控機床產品銷售渠道,陸續承接來自歐洲、南美洲、東南亞、非洲地區的客戶訂單,進行“兩條腿走路”方針。
2019年,深圳創世紀還榮獲“深圳裝備工業—細分領域龍頭骨干新銳企業”第1,“深圳創新企業70強”第41,“深圳強”第242等諸多榮譽,這意味著公司的技術水平得到了行業的高度認可。
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創世紀拳頭產品——經典款t-v856b立式加工中心年銷售量超過1300臺,達成歷史最佳銷售業績,與此同時,通用性更強、配置更高、整體性能提升20%以上的新一代產品——加強版t-v856s立式加工中心,也已于3月16日正式上線,當日團購數量就達到51臺,引爆市場。
臥薪嘗膽近四年,夏軍通過一步步精準的落子,幫助勁勝智能主營業務成功“騰籠換鳥”,并對資本結構進行了大幅改善,以最佳姿態,站在了智能制造的風口;且能夠高效指揮公司,靈活調整,抓住如口罩等稍縱即逝的市場紅利。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