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制造并非無人機產業的唯一“主場”,產業鏈上游的飛行測試環節同樣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因為在傳統的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由于對技術等要求相對較低,飛行測試環節主要由整機生產企業提供,并不需要單獨進行;然而隨著工業級無人機的蓬勃發展,較高的技術壁壘使得飛行測試需要根據企業或政府用戶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進行改變,從而導致大部分測試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企業來完成。現如今,無人機飛行試驗能力已成為全球無人機研發新的制高點。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歐美國家已經相繼建成無人機試飛試驗中心,而國內的無人機飛行試驗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通過租用軍用機場或小型民用通航機場來開展,任務沖突、空域沒有保障等因素制約著無人機飛行試驗的順利進行,嚴重影響我國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國內亟需建立專門的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這就為眾多想要切入無人機領域、卻缺乏消費電子產業基礎的中小城市,提供了一個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到底什么樣的中小城市才適合發展無人機飛行測試?榆林的發展經驗就非常值得關注。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雖在無人機制造方面毫無基礎,但其敏銳把握住了國內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態勢,率先以無人機測試作為切入口,布局無人機產業,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榆林正在打造國內首家無人機專業試驗測試中心,未來必將成為中國無人機產業版圖上的新高地。榆林之所以能夠吸引國內首家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在此“安家落戶”,關鍵在于抓住了發展無人機飛行測試最重要的三個要素——
讓專業的機場做專業的事
對無人機飛行測試而言,機場是最重要的發展前提。面對傳統無人機飛行測試缺乏場地的尷尬境地,榆林提出加快推進陜西靖邊通用機場建設,并將其定位為向全行業開放的無人機試驗測試機場,通過“讓專業的機場做專業的事”,為榆林開展無人機測試提供了強有力的陣地保障。
最大化利用周邊研發優勢
榆林發展無人機飛行測試,離不開省內頂尖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作為國內無人機科研機構中的領軍者,西北工業大學在陜西省內規劃了“一基地兩中心”(無人機產業化基地、無人機研發中心、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加速無人機產業布局。借此契機,榆林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與西北工業大學積極對接,成功吸引其將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設立于此。
該項目由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和國內唯一的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投資,由其全資子公司愛生無人機試驗測試靖邊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國內頂尖研發機構的背書加持,讓榆林未來能夠承擔民用無人機適航認證試驗、軍用無人機定型鑒定試驗等國家級任務,為其發展無人機測試產業保駕護航。
提供多樣化飛行測試場景
榆林豐富的地形地貌,同樣為發展無人機飛行測試提供了很好的環境支撐。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選址所在的靖邊縣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地形地貌豐富,可分為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梁峁澗區和南部丘陵溝壑區,并且擁有蘆河、大理河等六條水系資源。過人的“天資”為榆林未來開展無人機飛行測試提供了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因此,那些臨近中國頂級的無人機研發機構(如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等)、已有或規劃建設通用機場、且擁有豐富地形地貌的中小城市,最有機會發展無人機測試產業,并借此打開創新發展的成功之門!
在中國,具備無人機制造基礎或是臨近強勢無人機研發資源的中小城市畢竟只是少數,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中小城市發展無人機產業希望渺茫。
隨著無人機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工業級無人機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市場上對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迅速攀升,近三年每年新增的無人機駕駛員數量均在0人以上。2019年4月,無人機駕駛員甚至被人社部等三部門正式列為13項新職業之一,成為就業市場的“香餑餑”。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分析,預計未來五年無人機駕駛員人才需求量將達到近100萬人。然而,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累計擁有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的人數僅為44573人,遠遠不能滿足千億級規模的無人機產業的發展需求。
可以看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無人機駕駛員都將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無人機駕駛員職業也將長期保持火爆。面對無人機駕駛員的巨大缺口,中小城市誰在人力資源供給方面具備優勢,誰就能占據無人機“飛手”培訓的制高點;誰更貼近無人機應用市場,誰就能在無人機培訓領域更勝一籌。
因此,那些人口密集、職教基礎好且無人機應用廣泛的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河南省等地的中小城市),更適合發展無人機駕駛員培訓,通過打造人才高地,掘金無人機產業“藍海”。
然而,要想成為無人機人才培訓高地,僅有通用機場是不夠的,無人機空域才是決定其能否成功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常州溧陽、株洲等中小城市已領先一步,成功獲批民用無人機訓練飛行空域,無人機相關培訓產業發展正如火如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