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傅偉炎、通訊員洪嘉慧)走進位于臨江工業園區的浙江歐侖催化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精準智能的自動化設備高效運作,長臂機械手伸縮自如地抓取材料、軌跡作業、運送下線,各道工序銜接順暢、有條不紊。寬敞整潔的廠區里,僅十幾個工人在忙碌。
“現在自動化生產線全線復工,整個車間,只要20個工人就可以進行加工、焊接、拼裝主要工序的作業。”該公司工作人員鄭璐介紹,歐侖公司于2015年至2017年3年間,共投入3000萬元實施技術改造,購置了機械手、全自動彎管、全自動焊接等自動化設備,完成了10多道工序的全自動或半自動工藝改造和效率提升。
據介紹,“機器換人”不僅使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雙提升,大概節約了三分之一的人力,而且還保障了操作環節的安全性,在產品品質大幅提升的同時,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憑借著機器換人催生的高品質高效率,歐侖催化成功牽手吉利、長安、長城等國內車企,發展前景看好。
鄭璐說,得益于“機器換人”,在今年20多位外省員工未返崗的情況下,企業依然有序組織生產,很大程度克服了疫情下缺工的矛盾。眼下,企業訂單已排到五月份,全體員工都在為實現首季“開門紅”擼起袖子加油干,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如今疫情防控形勢依然不能放松,如果沒有實施‘機器換人’,恐怕接不了這些大單,復工復產也不可能這般順利。”
連日來,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在組織員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最大限度發揮“機器換人”帶來的示范效應,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作為婺城乃至我市較早實施“機器換人”的企業之一,萬里揚早在2008年就開始在擴能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入“機器換人”概念。10多年來,投入了數億元資金引進了數控智能化的高精尖生產和檢測設備。此舉不僅減少了用工,還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商用變速器曾一度占據了國內百分之六十的市場份額。依靠“機器換人”給企業帶來質的飛躍,如今,企業又提出了“打造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愿景,進軍乘用車變速器領域。
“目前公司基本實現主要工序單人操作,一人要管控3至6臺機器,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人員交叉,實現了少人化生產制造。”萬里揚執行總裁任華林介紹,這是萬里揚多年來積極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的成果,在應對疫情缺工的狀況下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婺城,像歐侖催化、萬里揚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按照“兩手抓、兩手硬”的部署要求,在確保疫情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婺城各地、各有關部門正緊鑼密鼓、有力有序組織各企業復工復產。與依靠人工的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相比,率先“機器換人”的企業快人一步,先聲奪人,實現了早復工早投產,取得了新一年生產經營的主動。
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全區復工復產成效顯著。根據金華市發布的復工復產綜合指數,截至2月22日,婺城區規上工業復產指數為69.22,位列金華全市前列,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