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隨著疫情的持續,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一定的沖擊。作為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代表,我國工業也遭受到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從剛剛過去的2019年來看,全國共銷售新車2144.4萬輛,同比下降9.6%,與上年同期相比,銷量降幅擴大5.5個百分點,而伴隨著疫情的持續,年初的市場仍不容樂觀。
回望中國工業,中國產量連續9年全球第一,2018年2780萬的產量,更是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三國之和。配套方面,隨著大量外資的進入和內資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一流的供應鏈,零部件產值近4萬億元,零部件出口額達700億美元,占全球出口額10%。而說到企業主體,我國已涌現出幾家達到百萬規模的自主品牌企業和幾家世界級規模的企業。世界強企業23家企業當中我國占6家,2019年全球供應商百強當中有7家企業入圍,涌現出了20個零部件企業冠軍。
輝煌也好,寒冬也罷,為什么說制造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水平?從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方面來說,制造業的產業鏈縱向很長,橫向交叉極廣,其產品自身橫跨工業機械,精密部件,材料科技,皮制品制造,石油,環保科技,高新科技,網絡云端,新能源科技等多領域。而隨著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又成為科技與互聯網結合的產物。
金屬行業作為基礎工業,從材料、到加工工藝、加工設備、再到工件生產商,也成為工業的基礎。
從材料來說,以2018為例,2018年銷量為2800萬輛,制造消耗鋼材2240萬噸。其中,其中板材用量為1300萬噸,約占58%;長材用量為740萬噸,約占33%;管材用量為100萬噸,約占4.5%;其他鋼材用量為100萬噸,約占4.5%。管材中無縫鋼管用量為60萬噸,占比達60%;焊管用量為40萬噸,占比為40%。此外,2019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3.25億輛,預計維修用鋼消費將達700萬噸。行業所使用的鋼材,在工業使用鋼材中占據著很大的比例。
材料需要成型,而在金屬成型領域,全球最先進的各類沖壓技術就來自于市場。二機床廠,合鍛,徐鍛,易鍛、齊齊哈爾二機床等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一條沖壓線建設費用要1-2億,并且這些技術在很多領域都可以使用。滿足于市場的金屬成型,在多種行業具有很強的復制能力,比如電子設備成型市場,家電市場,五金配件市場等。
模具制造是制造的重要一環,零部件廠制作的模具數不勝數。模具市場包括塑料及橡膠模具,沖壓金屬模具,以及特殊應用模具。金屬沖切模具市場,約占模具市場的45%以上,而我國能滿足于消費者各式各樣的定制產品,就有賴于強大的加工機械市場和模具市場。
注塑同樣是制造的重要環節,而全球最大的注塑機聚集區就在。全球單車塑料用量平均在170kg左右,歐美國家單車塑料用量平均在200kg以上,而國內單車塑料用量平均在100kg-130kg左右。除了注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物品都離不開注塑。
獲得了零部件,下一步就要涉及到焊接,切割等金屬加工領域。國內焊接領域,包括電焊機,焊材,目前國內焊接市場集合的設備企業基本可以占據市場50%,和外資相比做到了分庭抗禮,而自動化焊接,是在行業中最先使用的,目前行業已經非常普遍。在切割領域,作為金屬加工領域高端工藝應用最集中的區域,市場激光全自動切割應用最多。以大族激光,華工激光為代表的品牌已經在低激光發生器及激光設備方面實現了自主化。
制造業所涉及的領域遠不止以上這些,而行業也遠不止我們日常所駕駛的轎車、的制造,橫向延伸,工程機械制造、軍工制造都離不開制造行業的支持。
廣泛的產業鏈涉及,足以說明工業在國家綜合工業能力評判中所占的比重,而就全球范圍內的工業強國來看,德國、美國、日本以及中國等,這些國家無一例外都是行業的制造大國,反觀俄羅斯,雖然有著不俗的軍事實力,但薄弱的制造業并不能使它成為一個工業強國。換一個角度來說,制造業的發達讓這些國家成為了世界范圍內的工業強國。
來源:易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