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日本尖端技術(8),工業機器人領先全球,我國還未掌握核心技術
2020-02-02 18:11來源:大國爭霸
原標題:日本尖端技術(8),工業機器人領先全球,我國還未掌握核心技術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以及社會老齡化問題的加重,工業發展就出現了重大問題。因為勞動力的不足,國家工業發展就出現了疲軟和后勁不足的現象,這對任何一個現代化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十分苦惱的事情。而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各國便展開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究,意圖利用工業機器人來替代勞動工人。要知道,一個工業機器人可是等價于10個勞動力的標準!
工業機器人是指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它能根據人的要求,自動的執行工作,它是一種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在操作工業機器人的時候,人們可以直接對其進行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讓其進行運行。現在最新研制出的工業機器人,甚至還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進行自主行動。
利用工業機器人進行生產,工廠的效率將會大大提升,而同時還會減少工傷事故。在發達國家中,工業機器人就已經成為了自動化裝備的主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外的許多汽車行業、工程機械和電子電器行業等,就已經使用上了大量的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這大大提高了國外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現在全世界有許多國家,使用工業機器人的時間,已經有幾十年了,而通過這幾十年的實踐,就足以證實工業機器人,是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推動企業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手段,是工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雖然,中國只是發展中國家,但中國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和社會老齡化等問題,所以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究,也非常的重視。據悉,工業領域“機器換人”的行動已經啟動了,現在工業機器人的研究,就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大戰略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現在日本就占據了領先優勢,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先驅者。
在1990年10月的時候,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一次工業機器人國際標準大會,在該大會上面,就通過了一個文件,將工業機器人分為了四大種類。這四大種類分別是,(1)順序型。這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就是擁有規定程序動作控制的系統。(2)沿軌跡作業型。這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可以執行某種移動作業,如焊接和噴漆等較為復雜的工作。(3)遠距作業型。這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可以進行遠距離操控,是未來工業機器人,如在月球上自動工作的機器人。(4)智能型。這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具有感知、適應及思維和人機通信機能,這種機器人已經脫離了“機器”的范疇,達到了“人”的范疇。
現在日本的工業機器人水平,就處于“遠距作業型”和“智能型”這一階段,他們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普及了“順序型”和“沿軌跡作業型”,而日本下一代的機器人發展方向,其技術特點就在于低成本、高速化、可靠性、網絡化、視覺和觸覺、高精度化等方面。
據悉,在2007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就出臺了一份計劃,準備在2050年之前,將工業機器人的產業規模,擴大到1.4兆日元,擁有百萬工業機器人!一個工業機器人等價于10個勞動力,100萬個工業機器人,就相當于1000萬個勞動力,且還是優質勞動力。日本總人口才1億多,這100萬個工業機器人,完全可以滿足日本的國內需求了。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