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日本坑了美國一把,4臺精密機床送到大國境內,花1億公開悔罪
2020-01-19 17:42來源:千字軍事
原標題:日本坑了美國一把,4臺精密機床送到大國境內,花1億公開悔罪
在軍事對抗中,科技發展帶來的硬件支持顯然能夠影響到對抗的結果。在美蘇冷戰期間,蘇聯也曾經在軍事力量上給美國造成了威脅,在1957年蘇聯下水第一艘核潛艇之后,美國就一直對“北極熊”的海上力量抱有戒心。
由于早期的生產工藝落后,蘇聯核潛艇對于美國的軍事威懾是有限的,特別是在降噪方面,美國擁有著先進的技術,并且在蘇聯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擁有了一套完善的水下監聽體系。而蘇聯潛艇之所以噪音相對較高,是因為螺旋槳的制作工藝相對低下,粗糙的工藝增加了螺旋槳槳葉在水中旋轉時產生的氣泡,不僅增大了噪聲,也降低了螺旋槳使用壽命。
但要想制造出優秀的螺旋槳,就必須擁有先進的精密機床,這恰好是蘇聯當時比較缺乏的。而日本東芝公司就是當時精密機床領域的佼佼者。在機緣巧合下,雙方開始接觸,并且在莫斯科召開的一次酒會中,一條蘇聯需要大型數控機床的情報傳回了東芝總部。隨后,東芝公司瞞著北約和美國,將4臺精密數控機床送到了蘇聯境內,借此也收獲了價值35億日元的收入。
東芝方面并沒想過能夠用四部機床換來35億日元,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蘇聯方面表現得要大方許多。而蘇聯其實也深知這項技術能夠為自身軍事科技帶來多大的推動,這里面的技術不能夠靠金錢衡量,這筆被東芝視為天價的交易其實最終受益最大的還是蘇聯。但是,日本也因為這樣的一項交易坑了美國和北約一把。在獲得這些技術的運用之后,北約海軍驚訝地發現,原本在航行時有著巨大噪音的蘇聯潛艇,如今跟蹤難度加大,于是他們懷疑蘇聯是否掌握了先進的降噪技術,然而卻并沒有證據去證明。
東芝和蘇聯的交易仍舊在進行,直到秘密協議中的一人因為糾紛在離職之后,向上級揭穿了東芝事件,雖然東芝方面矢口否認,但美國還是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掌握了鐵證。迫于壓力,日本警方對東芝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并查獲了相關資料,將所有參與者逮捕,而為了向火冒三丈的美國致歉,日本就東芝事件花費1億日元在多家報紙機構中刊登致歉廣告,為本土企業犯下的錯誤公開悔罪。而東芝事件也成為蘇聯對外謀求技術的一個縮影,也是大國發展之中軍事博弈的一個見證。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責任編輯: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