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外賣行業迅速崛起,但是新興行業的興起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食品安全。從商家生產、包裝,到外賣小哥運送,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最終送達顧客手中,期間不排除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記者從江蘇檢驗檢疫局獲悉,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外賣”這一行業因其種類全、送貨快、價格低的優點,在近幾年快速興起,尤其流行于白領和學生領域。方便快捷、種類豐富、折扣較多是這一行業的優點,但是新興行業的興起勢必也存在一些需要逐漸完善的地方,食品從商家生產、包裝,到外賣小哥運送,最后送達顧客手中,中間經歷了加工方、運送方這雙方之手,而食品的衛生安全問題往往就出在這“雙方”上。
一是商家的生產加工安全。一道菜的“出爐”要經過選擇菜源、清洗、煮食、包裝等幾道工序,因外賣的優點是“快”且商家實際的顧客量會變多,商家能否在保證速度和數量的基礎上,確保菜品的“質量”也不打折扣呢?如果商家因為時間因素沒有將肉類、菜的來源清洗干凈,或者因食物沒有做熟,顧客就很有可能會吃壞肚子;如果商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購買“再加工”的食品包裝盒,那這些食品的衛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在2016年和2017年的“3.15消費者日”里,就曝光過多家“外賣黑作坊”,這些黑作坊為了確保外賣速度甚至在前一天就包裝好了食品,當天運送前就簡單地加熱送往消費者,這些食品因為放了大量調味品和香料,吃不出有異味,但是食品的衛生卻令人不敢恭維。
二是外賣小哥和廚師的衛生健康問題。根據《食品衛生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但是一些餐廳自己招募的送餐員和廚師并未辦理健康證就已上崗,若這些工作人員攜帶傳染性疾病病毒,那么勢必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三是外賣容器的衛生情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送外賣的小哥可能變過,但是車上裝的保溫箱倒沒變過。保溫箱如果不經常清洗,里面會積累越來越多的菜油菜垢,這些固態的菜油菜垢在保溫箱內很容易滋生細菌,菜油菜垢也可能會浸入到外賣食品中,這樣外賣食品就存在了衛生安全隱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