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年產量將為22年來最低,德國汽車工業衰落了?| 中國汽車報
2019-12-26 21:22來源:
原標題:2019全年產量將為22年來最低,德國汽車工業衰落了?| 中國汽車報
來源:蓋蒂圖片社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德國汽車產量僅為467萬輛,而這是自1997年以來德國汽車年產量的最低值。“汽車產量的下降意味著德國在全球汽車工業中繼續失去重要地位。”該項研究的作者費迪南德?杜登霍夫教授指出。
產量持續下滑
杜登霍夫指出,全球汽車制造業疲軟是導致德國汽車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汽車總產量將為7880萬輛,同比下降5%,較2018年減少410萬輛。
2019年在全球生產的汽車中,德國汽車所占市場份額已經降至5.9%,也就是說,每17輛汽車當中只有一輛車為德國生產。相比之下,1997年德國汽車所占市場份額為11.8%。杜登霍夫預計,2020年德國汽車產量將繼續下降至450萬輛,2021年可能會略有上升。
大眾 來源:福布斯網站
此外,報告指出,德國乃至歐洲汽車行業的衰退,某種程度上是受到了美歐貿易摩擦的影響。特朗普政府的對歐政策打擊了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汽車業,使得汽車業的成本提升。“簡單來說,德國汽車工業不得不縮減工人的工作時間來降低成本。”杜登霍夫說。
另一方面,結構性原因也導致德國產出下降。杜登霍夫稱,1998年全球銷售的汽車中有近12%產自歐洲,但今年這一比例已降至6%以下。隨著德國實力強大的汽車制造商擴大海外業務,德國本土所產汽車在全球車市中所占份額有所下降。“這使得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良好的貿易關系,特別是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杜登霍夫說。
制造業人數9年來首降
汽車行業的疲軟影響了德國制造業的就業情況。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公布的粗略數據顯示,12月的制造業就業人數環比下降0.2%,略低于570萬人。這是自2010年12月以來的首次衰退。汽車業萎縮幅度更大,為1.1%。
bmw 來源:蓋蒂圖片社
在德國制造業,汽車業是第二大雇主,僅次于機床行業。多年來,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行業一直在努力擺脫尾氣造假丑聞的后續影響,該事件爆發于2015年,將德國主要車企悉數卷入其中。時至今日,“排放門”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2017年又曝出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和戴姆勒等車企的卡特爾壟斷案,進一步損傷了德國汽車業的聲譽。
雪上加霜的是,從2018年開始,包括德國在內,全球汽車產業走向低迷。為了求生,包括大眾集團、戴姆勒等在內的數家德國主流汽車制造商已宣布大幅裁員。
奧迪 來源:彭博社
11月26日,奧迪發布聲明稱,計劃到2025年裁員9人,占員工總數的10.6%,并精簡在德國的兩家主要工廠,此舉可在未來十年節約60億歐元,以用于電氣化轉型。
11月29日,戴姆勒稱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逾10000人,以提高因投入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而受到擠壓的利潤率,同時努力應對銷量疲軟。
戴姆勒 來源:路透社
寶馬雖然沒有公布裁員計劃,但也與工會達成協議,通過減少員工獎勵和其他薪酬方案的方式,力爭到2022年節省超過120億歐元的成本。
除了主機廠外,博世、大陸、巴斯夫、馬勒等零部件廠商也未從裁員潮中“幸免”。以大陸為例,按照長期重組計劃,大陸集團將在未來10年內斥資11億歐元裁員20000人。裁員分兩個階段:2019~2023年,全球裁員10人,其中德國本土0人;2024~2029年,全球裁員0人,其中德國本土2000人。這也就意味著,今后10年,德國本土會成為大陸集團裁員的重災區。另外,博世計劃未來兩年將在德國削減1個與內燃機相關的職位,博澤集團也宣布未來3年將在德國裁員2000人。
vda:明年裁員潮將更猛烈
當然,汽車行業的衰退不局限于德國,各大市場都有體現,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在vda看來,由于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以及最大單一市場中國車市下滑,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將迎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5%,較2018年減少410萬輛至8010萬輛。
vda還預測,2020年德國汽車銷量將下降4%至343萬輛,歐洲汽車銷量將下降2%至1530萬輛,美國汽車銷量將下滑3%至1650萬輛,而中國汽車銷量將下滑2%至2050萬輛。此外,vda主席伯恩哈德?馬特斯警告稱,2019年汽車行業的就業人數有所下降,到2020年,這一趨勢將進一步惡化。
目前,在需求下降、英國脫歐以及美國特朗普政府制造關稅摩擦的三重打擊下,德國汽車行業舉步維艱。馬特斯呼吁德國政府減稅,以降低車企的電動化和勞動力成本,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汽車行業變化。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