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人機第一股登陸資本市場,你會為空中自動駕駛買單嗎?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2日,納斯達克迎來一家中國的無人機企業,億航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的無人機公司。
不過說到無人機廠商,億航可能不大為大部分人所知,這是因為在當前主要面向大眾的幾大無人機應用場景,都被極少數廠商占據大部分份額。億航也是在2015年開始,提出將陸續退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策略,轉而主攻自動駕駛飛行器(以下簡稱aav)這一定位。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這將是未來5g時代的一大探索場景,但也面臨著包括安全、政策、技術突破、消費者接受程度等條件的制約,同理可與無人駕駛略做借鑒。
或許也正因如此,期待和質疑一直共同伴隨著億航的發展。在上市當天,億航以0.08%的跌幅收報12.49美元/股,跌破發行價。不過第二天股價就回暖了,當地時間13日,億航報收12.9美元/股,漲幅3.28%。
雖然陸續宣布簽訂了一些自動駕駛飛行器的訂單,但億航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確同樣巨大。
轉型后持續虧損
無人機產品已經越來越滲透到生活的日常,尤其是頭部公司將產品做到更加輕薄小巧容易操縱的前提下。
因此在消費級市場,大疆創新憑借敏銳的先發優勢和技術的快速迭代能力,始終占據著龍頭地位;行業級領域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包括農業和電力,在農業領域,也主要由大疆和極飛兩極帶動著發展。
但中國的無人機企業何其眾多,在距離大眾較遠的軍事等領域也有深耕者。據民航局披露,截至2019年1月底,國內各類無人機制造廠家和代理商注冊數達到1239家。面對地位難以被撼動的行業巨頭,在接受政府補貼和融資“燒錢”之外,如何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是當務之急。
億航早在四年前就開始堅定轉型,在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中,來自消費級無人機及相關零部件的銷售收益就被列入到others范圍內。
目前億航的主要銷售收入來自三大業務:空中交通解決方案、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和空中媒體解決方案,最后一類的業務主要包括無人機群表演等。
(圖為招股書中列舉的億航“空中媒體解決方案”業務應用案例)
從收入端也有了明顯表現。招股書顯示,2017年空中交通解決方案還尚未貢獻收入,others收入占比還在38.7%,但在最近財年的2019年第三季度,收入構成相比往年都有了巨大變化。
others占比已經下滑到1.1%,主力貢獻收入的業務是快速成長起來的空中交通解決方案,收入占比達到72.6%;近年來開始活躍于市場的空中媒體解決方案收入貢獻也達到了26.1%,二者幾乎占據了收入的99%。
但在2018財年,主要貢獻收入的業務還是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和空中媒體解決方案,二者幾乎各占半壁江山。
總體來說收入維持著一定的增勢,億航在2018全年實現收入6648.7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9.8%;2019年前三季度,億航實現收入6713萬元,同比增長19.9%。
(招股書披露的億航近三年來營業收入占比變化情況)
收入端顯示出的徹底轉型在利潤端卻顯得捉襟見肘。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來億航持續處在虧損狀態,雖然凈虧損額略有收窄,但經調整后的額度卻略有擴大。
(招股書披露的億航三年來利潤表現)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億航凈虧損4783.8萬元人民幣,同比減少約4%,經調整后的凈虧損額為3472.3萬人民幣,同比提升約6.6%。若以完整財年來看,2018年的凈虧損為8046.3萬人民幣,同比減少約7%;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5816.3萬人民幣,同比上升6.9%。
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公司指出,2018全年實現凈營運現金流出4340萬元人民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凈營運現金流出額為7020萬元。億航方面坦言,“隨著我們不斷擴大業務和運營,預計未來的成本將會增加。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今后可能會繼續蒙受凈損失。”
官方表示,未來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增加aav和aav商業解決方案的訂單和銷售、實現規模經濟、建立有效的定價策略、有效地駕馭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環境以及提高運營效率的能力等方面。如果不能產生足夠的收入或有效地管理費用,將可能無法實現或隨后保持盈利能力。
從可查的融資情況來看,億航已經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融資消息了。據啟信寶統計,歷史上公司共經歷過4輪融資,最近一起b輪融資發生在4年前的2015年,融資金額為4200萬美元,另外三起融資分別發生在2014年。巧合的是,2015年恰好是公司決定對未來業務轉型的關鍵年份。
(圖為啟信寶統計億航歷年融資信息)
實際上,中國作為對新興技術接受度極高的消費大國,無人機市場前景尤為可觀。據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2018年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37億美元,預計在2023年增長到103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5%。中國是商用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預計2023年將占全球市場的48%。
如何平衡技術路線和收益的平衡成為其中關鍵的經營藝術。
三大業務落地尚不穩定
單從技術路線來說,無人機集群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確是行業共同在思考和探索的未來趨勢,但這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籌謀。
公司稱之為aavs。招股書解釋道,這是由自動駕駛儀或計算機遠程控制的無人駕駛飛機,使用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探測系統、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其他技術。
從公布的消息來看,部分業務的銷售情況較為可觀,但弊端是其收入呈現一定季節性特征,不同周期間起伏較大。
根據披露,在宣布轉型后不久,億航的頭一款產品就面市了。2018年3月,旗下第一款乘客級aav開始交付給客戶。截至2019年12月5日,億航累計交付了乘客級aav38架,并建成兩個智慧城市管理指揮控制中心,分別位于韶關和。
在2019年,億航加快了空中交通解決方案中乘客級aav的商業化。當年第三季度,公司售出了18架乘客級aav,而當年前兩個季度總共售出了17架。
(圖為億航載人aav產品)
這解釋了2019年度億航業務收入構成有巨大變化的緣由。公司在招股書稱,“由于我們提供的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是基于項目的,因此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的收益可能會更集中在特定的年份或時間段,會受到較大階段性波動影響。”
相對來說,空中媒體解決方案的收入占比相對穩定,但也面臨著激烈競爭,國內不少無人機企業都在這一市場尋求落地;且根據項目大小不同,對收入的影響也不同。
在最新財務數據中,該項收入有所下滑,公司指出,其原因就在于2018年前9個月的最大訂單占同期航空媒體解決方案收入的30%;此外,中國航空傳媒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這三項業務具體是干什么的?空中交通解決方案部分的業務分為載人和非載人兩種形式,非載人的空中交通方案主要用于城市或周圍低空空域的貨物運輸,主要包括物流場景;載人則包括日常通勤、觀光、應急救援等。
(圖為億航非載人aav產品)
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主要是指,借助無人機進行城市管理中的消防、環境監測、交通管理等場景應用;空中媒體解決方案的另一個名字是無人集群編隊表演,主要為在空中創造動態的2d或3d編排的燈光表演。
這類前沿的技術落地在產能方面尚且面臨一些困難。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12月5日,公司有48架乘客級aav的訂單未完成。公司解釋道,“我們的民用級aavs的商業化生產需要及時和充足的各種類型原材料和組件供應,以及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和高效的制造和組裝。我們在aav的大批量生產方面經驗有限,能夠支持的供應鏈產能也有限。但我們的aavs中使用的一些組件目前是從單個來源購買,以提高成本效率。”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脫離也在快速進行。從公司整體來說,在2016年底就已逐步停止消費級無人機相關業務。在2014年9月和2016年2月,億航曾分別在美國和德國設立兩家子公司作為消費級無人機的區域銷售辦事處。公司蓋章稱,由于當時消費無人機業務競爭激烈,決定退出這兩個國家的消費無人機市場,并相繼于2017年底申請兩家子公司的破產。
前景是美好的,招股書引述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的預測稱,到2023年,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容量約達1037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占比48%。而對于億航聚焦的三大業務來說,非載人的空中交通解決方案和智慧城市是其中兩個龐大的市場。
該機構認為,當前非載人運輸這一細分場景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幾家公司已經成功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點交付計劃。預計到2023年,全球物品運輸市場容量將達到460億美元,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市場,占全球物流無人機市場的45%。
智能城市管理解決方案部分,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11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277億美元,年復合增速90%,屆時中國市場在其中的占比達到61%。
(億航客運解決方案愿景圖例)
海外市場開始探索落地,據公司介紹,未來可能與國際行業領導者合作開發新的aav模型。今年10月,億航已與沃達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德國和歐洲推廣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根據協議,沃達豐將獨家為我們在歐洲運營的所有aav提供5g連接,為它們配備沃達豐sim卡。”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