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制作刷子(資料圖)
小川東道曾是川渝兩地的經濟大動脈,沿途產業興旺,商貿往來頻繁。在這條路上,回龍鎮各式各樣的草編、中敖鎮制作考究的油紙傘、萬古鎮精巧的小五金產品通過南來北往的商人銷往川渝,甚至是全國各地。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隨著古道的沒落和時代的變化,這些傳統的產業在歷史的長河中,蹤影日漸難尋,部分傳統技藝也面臨失傳的境地。
精制的油紙傘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制作復雜的油紙傘曾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日用品。在大足多個制作油紙傘的鎮街中,中敖的油紙傘在數量和質量上曾名列前茅,是小川東道上運輸的主要產品之一。
桿,用木車貨做傘把,再用柿子制成柿子油浸泡皮紙,后用彎銅夾子將皮紙一張一張地揭起來,裱糊粘貼在傘架上陰干或曬干。然后給傘紙著色、繪畫。
為了贏得市場,一些商戶在傘紙上繪畫出《三國》《水滸》《西游記》《紅樓夢》等經典著作中的人物像,并配上詩詞,受到市場的歡迎。
如今,油紙傘被制作簡便、經久耐用的雨傘所代替,變成櫥窗中珍貴的手工藝品。
工序繁復的竹篦子
篦子是一種用竹子制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齒要比梳子更密,這是因為以前衛生條件差,生活方式落后,容易生頭虱,人們便用篦子來篦除頭虱和頭屑,同時起按摩頭皮的作用。
中敖的竹篦子生產工序多達100道。首先將楠竹或斑竹篾條蒸煮黃透,陰干后,用“上勻刀”拉成寬窄一致的篾條,再用“下勻刀”拉成厚薄一致的篾條,接著用卡刀將篾條卡成長短一致的篦子篾片。
之后,用棉線將篦子篾條一片一片地扎在兩條細蔑絲扭成的夾縫中,按一定的長短尺寸扎成篦子胚子,使用排夾合攏,兩面中縫用竹塊作梁,兩頭用牛骨片作檔,再用牛膠水加面粉制作成的粘膠糊粘合、壓緊、固定、烤干。
最后用銼刀銼齒,打磨光滑,為了美觀大方,就在兩面梁子上雕刻人物故事、山水花草,并注明商號。
品種豐富的手工編織品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小川東道沿線,勤勞善良的大足人利用當地的資源加工成各式產品,并通過古道銷往各地。
中敖鎮和回龍鎮的手工編織品便是如此。
自古以來,中敖從事棕絲刷生產的小手工業者比比皆是。當地農民就地取材,居民市場購料,鋸竹開板,鉆眼刮皮,剝棕抽絲、穿線扎刷。由于家家戶戶洗衣得用棕絲刷,因而銷量極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原料的豐富,如今,當地人不僅生產棕絲刷,還生產豬毛刷、尼龍刷,品種不僅包括民用的洗鞋洗衣的刷子,還包括工廠清刷機器油漬的各種刷子。
而在回龍鎮,草編(草鞋、草繩、草簾、草帽等)、竹編(曬席、睡席、斗筐、簸箕、背篼、蒸籠、魚簍等)、棉麻紡織(夏布、蚊帳等)、棕編(蓑衣、棕墊、棕繩、棕掃帚)等手工業曾一度是當地的主要產業,在小川東道上總能看見它們的“蹤影”。
遠近聞名的“車貨”
所謂的“車貨”主要是指木碗、莫奈何(一種木制玩具,也可用來搗花椒等作料)、算盤、水煙袋、芋兒売和紗管(紡紗繞線器具)等木制產品。
中敖曾有“車貨之鄉”的美譽,市井繁榮的時候,中敖的“車貨”生產戶曾經達到上百家,其工藝看似簡單,實則巧妙復雜。特別是車貨產品“莫奈何”,它的擂把能塞進底座空孔里自由旋轉,但卻沒法取出來,很適合搗碎小顆粒的作料,因此得名“莫奈何”(意為“沒辦法”)。清朝宣統年間,車工技術高明的當地人龍桂林還發明了木車貨聽診器:用木料制成圓錐形小蓋筒,接上軟管子即可,當時遠銷云貴川陜等地。
歷史悠久的制鹽業
大足的產鹽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宋代的官府收入主要靠鹽稅,南山宋代《何光震碑》說:“山川有南北之秀,物產有鹽米之饒?!彼巍斗捷浬[》說:“昌州財匪鬼輸,全仰作鹵之潤,郡資井養。”據嘉慶《四川通志》載,大足縣龍水、復隆、明江河、大堡、回龍、雍溪等計有鹽井350眼,灶產40余家,年產24.5萬斤。
小川東道沿線,金山、回龍、雍溪曾經均有制鹽業。其中,回龍出鹽歷史達上百年。據當地村民介紹,回龍鎮曾有3口有名的鹽井:一口位于現在的回龍鎮政府駐地,另兩口在回龍鎮新權社區2組新龍二橋附近。
村民回憶,制鹽首先要用重約10公斤的鐵砣砣砸向百米深的鹽井,當鹵水出來后,由鹽井老板親自品嘗鹵水是否有鹽味,才能決定這口井能否出鹽。100斤鹵水大約可以熬近20斤鹽,同時還可以用豆漿提取七八斤膽巴。
《大足縣志》記載,大足鹽終因顆粒細,鹽質淡,產量低,成本高,1952年奉令全部封閉。
“打鐵街”上的小五金
提起小五金,不少人都會想到聞名遐邇的龍水小五金。但在萬古鎮,小五金產業也曾興盛一時。萬古鎮石興南街,當地人稱“打鐵街”。這里曾是徐氏小五金世家、王氏小五金世家的生產作坊,兩家在當時都是響當當的品牌。
王氏小五金以生產農具和日用器具為主,他們家生產的“萬古牌”菜刀在上世紀70年代還出口到國外,遠銷東南亞。徐氏小五金世家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萬古開業打鐵,最初也是以生產餐具、土釘為主。民國十三年(1924年),徐氏開始制造火藥槍、毛瑟槍,1925年開始生產夾板槍、漢陽造步槍及其子彈,平均日產1支步槍和數百發子彈,成了真正的兵工廠,抗戰時期還生產十字鎬、螺絲等供應抗日前線。
掌上大足記者 毛雙
來源:上游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