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電動汽車購車補貼
德國決心推動汽車工業轉型
德國政府與汽車行業近日聯合舉行了一場“汽車峰會”,聚焦汽車工業面對新形勢轉型問題,討論今后德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和產業政策。
在此次會議上,德國聯邦政府和車企達成協議,未來3年將新建00個充電樁。德國政府和車企一致認為,要想普及電動車、推動德國汽車工業轉型,就必須擴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據悉,德國政府準備在未來投入35億歐元,用于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并承諾至2030年在德國境內建設100萬個充電樁。
為此,德國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德國交通部將在今年底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細則,其中包括融資和組織實施等內容。德國政府擬先建設1000個快速充電點,并在商業設施公共停車場所建立更多充電設施,以在短期內刺激電動車消費。此外,德國政府計劃推動在所有加油站建設充電設施。德國車企也將在其廠區和經銷場所建設總計10個充電設施。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與車企達成共識,將進一步提高對購買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目前,在德國購買價格為40000歐元至00歐元的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型,將獲得4000歐元或3000歐元補貼。德國政府和車企擬將享受補貼的單臺車價格區間擴大至40000歐元至60歐元,并將純電動車型補貼提升至0歐元/輛,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提升至4歐元/輛。根據測算,能夠享受這一補貼優惠的電動車數量將達到65萬輛至70萬輛,補貼總額可能高達40億歐元,由德國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及氣候變化議題不斷升溫,德國車企必須迎頭趕上才能更好地實現轉型。近日,德國大眾正式在德國茨維考工廠投產其電動車型id.3,標志著大眾開始大舉進軍電動車市場。大眾總裁蒂斯則表示,到2025年大眾旗下品牌所有車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現在下降30%,到2050年大眾生產的汽車將實現零排放。
顯然,德國政府推動汽車工業轉型的決心很大,并制定了相當長遠的規劃。但也有分析認為,德國在推動汽車工業轉型、鼓勵電動汽車消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德國車企要承擔的任務相當繁重,不僅要承擔一部分購車補貼,還要承擔部分建設充電設施的任務。這無疑給德國車企在轉型過程中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在德國全境建設覆蓋面廣泛的基礎設施并非易事。特別是在城市中如何加強規劃,提高充電設施的使用效率,方便車主及時充電等都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當前,德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嚴峻挑戰。一段時間以來,受“尾氣門”以及全球市場需求下降影響,德國車企受到了較大沖擊。加之,在面向未來汽車工業轉型大潮中,德國車企的步伐并不算快,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銷售等方面已經落后于中美等國。因此,德國汽車工業的轉型壓力前所未有。在此次峰會上,政府和企業針對新的形勢,決定通過全方位政策手段,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據報道,此次參會各方都以極大的決心就德國汽車工業未來轉型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汽車工業作為德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關乎近200萬人的就業問題。在經歷了“尾氣門”丑聞后,面對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的艱難時刻,德國汽車工業不得不當機立斷,作出轉型的決定。德國業界在節能減排方面面臨的壓力,以及歐盟排放新規即將生效,都迫使德國汽車工業必須馬上轉型,電動汽車則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向。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