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土生土長的圓圓是個不折不扣的95后,也是個名副其實的購物狂,在爺爺眼里,她總會買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說盲盒。而圓圓偶爾也會告訴爺爺:現在不是只追求溫飽了,買東西圖得是自己開心。
從追求溫飽到追求開心,人們的消費趨向從生存型邁入了發展型。比如95后的消費者,以一己之力買走了雙十一的半數盲盒,雖然70后和80后都不知道盲盒是什么。而以50后為代表的銀發族集體最愛買的東西也令人迷惑,全是你看不懂的五金用品……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見習記者王琳
“中毒”太深的95后
憑一己之力買光了你不懂的“盲盒”
當你還在問“盲盒是什么”的時候,95后們已經買走了網上半數盲盒。據天貓數據,今年雙十一的預售期,僅僅7分鐘,盲盒的預售量就超出去年雙十一全天,一躍成為爆款黑馬,單日成交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68%。其中絕大多數消費者為95后。可以說,95后們憑借一己之力托起了巨大的盲盒市場。
圓圓告訴記者,如果你問95后今年雙十一買了什么,他們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也不知道我買的啥”。對于95后們來說,買盲盒的樂趣就在于“你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直到打開的那一瞬間”。
爸媽的購物車太朋克“五金”全套帶回家
如果說95后愛買的盲盒讓很多人看不懂,爸媽們的購物車更是讓人燒腦,說不定那些你聽都沒聽過的五金工具正搭乘著購物車來到你家。
“老花鏡我懂,現代舞服裝也能理解,穿美美地去跳廣場舞。但臺虎鉗、擴孔鉆是什么?”這恐怕是很多人看到“50后購物車商品top10”后的心聲。
他們購物車榜單上的臺虎鉗、馬刀鋸、擴孔鉆、工作臺讓人忍不住聯想到一個朋克的裝修隊,但仔細看看也有“情理之中”的老花鏡以及納豆提取物等養生補品。
印象中的50后們還在忙著養花遛狗,萬萬沒想到,學會了智能手機玩法的爸媽們,網上購物、在線點外賣,“新潮”的購物車也暴露了自己“幸福的一天”:出門廣場舞,回家搞裝修,收到“五金”套,爸媽們都變成了手工達人。
小鎮青年在家里搭了個“健身房”
隨著電商市場的下沉,隨手網購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小鎮青年最愛在網上淘什么?說出來你可能想象不到:健身器材。
像智能跑步機,水阻劃船器,運動筋膜槍這類強“消費升級”屬性的新潮產品,在一二線城市尚未完全普及,但在電商平臺的加持下,這類產品已經進入了三四線城市年輕人的購物車里。
記者隨手在網上了解了一下,像某國產品牌的一款智能水阻劃船器,網上價格到手不到1200。健身房常見的24功能合一的綜合健身器,網上價格甚至已經降至不到一千塊錢,有超過6成銷售被小鎮青年搶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突然躥紅的健身神器筋膜槍,也是從小鎮青年群體中火起來的。去年還三四千塊的筋膜槍,今年已經降至不到300塊錢。換句話說,只要家里房子夠大,或者有個院子,小鎮青年就可以用4000塊錢的價格配置一臺跑步機、一臺水阻劃船器、一個綜合健身器,外加一臺放松用的筋膜槍。同樣的價格,在一線城市,勉強夠一張連鎖健身房的年卡費。
70年的時間,“買什么”悄然改變,新中國成立之初,居民消費主要為滿足溫飽;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手表、縫紉機、自行車是結婚必備的三大件;90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是好生活的標準…如今,居民的消費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從衣物、食品,到、美容、健身逐漸成為重要選項。70年的時間,見證了國人消費習慣的變遷,也折射了人們的生活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