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顯示成本的不斷下降和小間距顯示等解決方案的逐步成熟發展,led顯示市場正迎來快速增長的階段,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屏企更加注重技術和產品的深耕,尤其是mini led/micro led的出現和日趨成熟,正催生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來,行業技術在各個領域不斷出現新突破,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層出不窮,具體在哪些精彩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圍觀:
點間距p0.49mm mini/micro led顯示模組
瑞豐光電早前公布新一代μled顯示技術喬戈里k2系列新進展,該產品是一款全μled晶片封裝,模組像素點間距為0.49mm,實現當前全球點間距密度的μled顯示模組技術又一創新突破。而且該顯示模組為rgb led晶片自主發光和混色,具有廣色域、高色純度、色彩還原真實等特點。
“可卷曲”與“透明”am mini led顯示器
近日,群創搶先發表世界較早的可卷曲(rollable)am mini led顯示器,高亮度、灰階表現佳、高色彩飽和度、高清晰動態畫質、因具有簡易收納與安裝的優勢,不只可取代傳統投影顯示器,且可卷曲的優點,可同時應用于各式曲面顯示器,目前同步與品牌客戶接洽可卷曲顯示器的應用,商機無限。
另外,看好百貨公司櫥窗、家電、自動販賣機、展示柜、車窗等透明顯示應用帶動消費商機,群創與品牌客戶合作開發超高亮度、高色彩飽和度、高穿透度的am mini led透明顯示器。相較于oled透明顯示器,am mini led透明顯示器于亮度與環境可靠度都大幅超越oled,am mini led將在半戶外或戶外透明顯示應用,取得優勢。
硅基氮化鎵高清單片 micro led顯示技術
日前,plessey外延片業務主管wei sin tan博士表示,已經在單片micro led顯示技術發展進程實現了一個重要里程碑——plessey已成功將其硅基氮化鎵單晶micro led晶圓與jdc的esp70硅背板技術進行了晶圓級鍵合,從而實現了包含可尋址led的micro led顯示技術。
多年來,plessey一直將單片多像素led micro顯示器視為戶外可視增強現實顯示器眼鏡的未來,大力推動該技術的發展。據悉,該可尋址micro led陣列是一個尺寸為1,920*1,080(全高清)的單色電流驅動像素陣列,間距為8μm。每個顯示器需要超過兩百萬個單獨的電子鍵合,以便將該micro led像素連接到控制背板。
3d led封裝新技術
早前,國星光電發布車燈led新技術——新型三維封裝led,是國星白光事業部在車燈led領域的新“高精尖”技術成果,其采用立體柱狀集成三維結構,光熱耦合設計立體6面出光,設有蒸發區、絕熱區、冷凝區三區散熱結構,完美解決了傳統平面led光源芯片封裝密度低、相鄰芯片吸收嚴重、無法實現大于180°的出光角度等技術難點和痛點。
國星新型三維封裝led具有發光角度大、集成度高、亮度高、可靠性高、散熱性能優異等突出優勢,其亮度比平面封裝光源高45%,集成度是平面封裝光源的10.7倍,流明密度是平面封裝光源的18倍,其突出優勢已經通過某品牌前大燈總成系統測試驗證,引領了車燈高可靠性新趨勢。
led嵌入式繃帶 可通過藍光治愈慢性創面
據報道,科學家證明了藍光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并將藍光嵌入到彈力繃帶中,用于治愈傷口。medilight是一個歐洲研究項目,旨在研發智能和可穿戴醫療設備,已展示了用于治療慢性創面的led嵌入式照明解決方案的原型。
medilight項目顯示,除了抗菌效果,藍光的抗增殖作用也已獲得明確證實,證明了藍光可防止過早愈合階段的過度差向異化。合作團隊進一步表明,藍光能夠通過另一種合適的光劑量有效激活關鍵的皮膚細胞,從而加快最終的傷口愈合過程。研究團隊相信,這個基于led的智能可穿戴系統的原型將進一步為未來潛在的基于光療法監測傷口愈合的設備實現商業化鋪路。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未來是5g時代,而5g時代是屏的世界,作為物聯交互端口的屏幕將不斷增加,這將給led顯示打開新的增長空間……”,當然前提是準備好真正的硬核技術和產品。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