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業績大增 人工智能盈利拐點來臨? 來源:投中網
10月24日,科大訊飛(002230.sz)在總部安徽合肥,面向開發者舉辦了一場全球1024開發者節,這些開發者在訊飛開發平臺上開發、創業,是ai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科大訊飛是國內ai人工智能行業的領軍型企業,公司奉行“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的使命。多年以來,這家公司推出的訊飛語記、訊飛輸入法等廣為人知,其產品服務也滲透到教育、醫療、汽車、司法和營銷等諸多領域。
隨著其產品逐步走向成熟,市場領域擴張,科大訊飛的營收穩步增長,盈利能力逐步改善。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3億元,同比增長1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818萬元,同比增長762%;年初至今,實現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2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6981萬元,同比增長183%。
科大訊飛一直因“增收不增利”飽受市場詬病。從財報數據來看,這家公司通過提升人均效益和加強增量績效管理取得了進展,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安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的商業模式為“平臺+賽道”戰略。
在平臺方面,公司通過開放平臺及硬件方案等手段將技術能力輸出給合作伙伴和開發者,打造圍繞自身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在賽道方面,形成教育、司法、消費者、車載等賽道;以及翻譯機、輸入法、 訊飛聽見等c端產品及服務。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相比移動互聯網創造了很多“基于連接”的新應用,ai正在直接解決人們生活的剛需問題,未來的人工智能行業,一定會百花齊放,出現小而美的科技公司。
ai是否到達盈利拐點
科大訊飛將2019年作為ai的落地年和收獲年。
科大訊飛的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b端和c端。b端產品包括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教育產品、政法產品、智慧城市產品和汽車產品。在c端,有翻譯機、轉寫機、智能錄音筆等硬件。
2019年半年報顯示,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智慧城市業務、教育領域和政法業務分別占比為34%、25%、25%和11%。
科大訊飛最新三季報顯示,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其費用率下降,現金流好轉。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為19.88%和7.2%,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34pct和4.64pct。現金流方面,2019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單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3億元、-2.1億元、3億元,現金流逐季好轉。
此前,科大訊飛一直被詬病“增收不增利”:50%左右、居高不下的費用率蠶食了利潤,其中銷售費用率達到20%,這導致凈利潤的增幅一直低于營收增幅,且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一直為負。
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是,過去幾年,公司加大投入甄選賽道并擴大技術壁壘,使得凈利潤率有所下降,費用率居高不下。
同業對比來看,在申銀萬國一級行業中的“軟件開發”行業,科大訊飛的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一直低于行業的平均值和中位值。不過,今年三季報開始,這些指標正在改善。
有券商認為,科大訊飛的業績改善拐點已經逐季得到確認。認為,公司經過三年布局,基本完成各業務條線的核心人才儲備,以及全國銷售網絡的搭建,在人員增速顯著低于收入增速的背景下,公司費用率改善釋放業績彈性得到確認。
ai的生態共贏玩法
10月24日,科大訊飛在總部安徽合肥,面向開發者舉辦全球1024開發者節,這些開發者在訊飛開發平臺上開發、創業,是ai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在會上,科大訊飛發布了生態新品,升級alot時代的操作系統“iflyos”,為開發者提供更完善的a.i. 能力服務。針對家電領域,科大訊飛聯合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家電行業專用語音芯片csk400x系列,通過深度神經網絡算法解決家居中的噪音問題。
科大訊飛開放平臺成立于2010年,該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智能語音能力、計算機視覺能力、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人機交互能力等相關的技術和垂直場景解決方案,形成了能力星云、iflyos & a.i.ot、解決方案三大產品,目前已吸引160萬生態伙伴入駐、已提供267項a.i.能力及方案。
科大訊飛開放平臺成立于2010年,該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智能語音能力、計算機視覺能力、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人機交互能力等相關的技術和垂直場景解決方案,形成了能力星云、iflyos & a.i.ot、解決方案三大產品,目前已吸引160萬生態伙伴入駐、已提供267項a.i.能力及方案。
訊飛開放平臺上開放的ai能力、解決方案以及應用行業,來源:科大訊飛官網
基于上述ai能力和行業解決方案,科大訊飛與開發者、產業伙伴共同合作,推出適用于細分行業的ai方案。科大訊飛通過這些方案,不僅獲得收入,還得以沉淀更多的產業數據和用戶畫像,為ai發掘更多應用場景。
劉慶峰表示,ai是否能落地,首先要找到剛需應用場景;其次搜集用戶數據,讓機器自我學習訓練,用數據驅動機器;最后關注個性化需求,尊重各個垂直行業的細分需求。
比如,2018年11月,科大訊飛的ai服務合作伙伴圖普科技,帶來人臉識別、自然場景識別新能力。目前,開放平臺已整合了商湯的人臉活體檢測能力、合合的多語言證件識別能力、小牛的小語種機器翻譯、云孚科技的詞法分析等,不斷地豐富ai產品線。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認為,產業智能化所帶來的產出增量,將遠遠超過智能產業化,生態平臺將成為產業智能化的“基礎設施”。
上述開放平臺還具有強大的變現能力。一方面,開放平臺上的產品為部分免費,一些高階、高頻需求依然收費;另一方面,與合作方共同開發的產品上市售賣,雙方將共同獲益。
最后,開發平臺孵化了一系列優秀的創業公司。科大訊飛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扶持生態企業1800家,戰略投資51家,包括寒武紀和圖靈等品牌。利用開放平臺,科大訊飛得以最大程度享受ai時代帶來的紅利。
2019年上半年,開放平臺實現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56%,是增長最快的板塊。
百花齊放的人工智能行業
1999年6月9日,中國科技大學的十幾名大學生,在安徽合肥的一間民房里,成立了一家從事語音技術的公司成立了,這家公司便是科大訊飛。
1999年以前,中文語音產業基本上控制在國外it巨頭手中。微軟、ibm、intel等紛紛在中國設立語音研究基地,國內語音專業優秀畢業生基本上全部外流,中文語音產業被國外掐住了“咽喉”。
2010年初,一款名為“siri”的應用在出現在iphone上,這是一款虛擬助手,可以連接42個應用,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控制手機。
2010年10月,科大訊飛推出了國內第一個集成了語音合成、語音搜索和語音聽寫等交互能力的“語音云”平臺。2010年后,中國語音江湖開始熱鬧起來。
從2016年開始,國內外科技巨頭加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步伐,通過加快研發、收購新興ai技術公司、開放平臺組建生態體系等多種方式爭奪技術、數據和應用場景。
但是,人工智能的相關產品成熟度有限、商業化滯后,被譏笑為“人工智障”。比如在2018年3月,uber的自動駕駛suv在亞利桑那州撞到了一名行人致其死亡。
而目前,隨著數據、硬件和算法的驅動,人工智能離商業化落地越來越近。據麥肯錫數據,全球每天在創造約2.2e字節的數據。硬件方面,針對神經網絡算法的專用芯片asic正在被nvidia等大廠和傳統廠商,這種新片比cpu、gpu等傳統架構的芯片在機器訓練上速度更快、最后,在算法上,伯克利的caffe、谷歌的tensorflow等開源平臺使代碼開發的速度更快。
在語音交互領域,深度學習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語音識別精度,促進了智能語音的廣泛應用。
百度將深層卷積神經網絡(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eep cnn)應用于語音識別研究,使百度語音在“安靜條件下”的識別準確率達到了 97%,提升10個百分點;搜狗語音利用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 dnn)、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等建模技術推出實時翻譯技術,將長時語音轉寫錯誤率降低了30%,實時轉文字速率高達每分鐘400字,整理2小時錄音僅需10分鐘。
此外,基于語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智能車載、智能可穿戴等場景的應用不斷加深,更多智能語音產品也不斷拓展智能語音技術的應用范圍。
在智能家居領域,百度發布了百度 ihome、阿里聯合智能家電廠商推出天貓魔盒、搜狗聯手魅族發布魅族電視盒子;在智能車載領域,科大訊飛高抗噪車載語音識別技術與國內國際主流汽車廠商達成了深度合作;百度推出了以智能語音交互為核心的智能行車助手codriver,被多個汽車制造廠商所采用。
在2016年5月,僅有20%的移動端請求以語音形式體現,而到了2017年5月該比例迅速提高到了70%,體現出中國智能語音應用的高速增長態勢。
但目前,全球智能語音市場依然被國外巨頭壟斷,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
根據2017年全球智能語音相關企業市場占比情況分析,nuance 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市占率達到31.6%;其次為谷歌,市占率為28.4%;排名第三的是蘋果,市占率為15.4%。前三市占率高達75.4%。科大訊飛市場份額僅為4.5%。
在中國智能語音企業的市場份額分布中,科大訊飛以44.2%位居榜首;百度排名第二,占比27.8%。兩個巨頭企業占據了72%的語音產業市場,可見智能語音市場依然保持壟斷的競爭格局。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