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導航定位技術的高精度化,特別是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完善,北斗導航定位芯片技術的提升,高精度定位在無人機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自從無人機進入大眾視野之后,圍繞它的話題熱度就從來沒有降低過。無人機的應用也是相當廣泛,大眾比較熟悉是消費級的無人機產品,比如各類航拍無人機,以及便攜式無人機等。但在一些行業里,工業級無人機的應用甚至改變了行業的規則和面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高精度定位在工業級無人機上的應用。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無人機的數據傳輸通訊方式,這也是基于地基增強的高精度解決方案中,rtk差分數據播發的關鍵環節。目前無人機的數據傳輸通訊方式主要有三種:電臺、wifi、以及運營商公網。無人機首選使用的都是電臺方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及我國頻譜使用情況,規劃840.5-845mhz、1430-1444mhz和2408-2440mhz頻段用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它的通訊距離一般在15-30km之間,廣泛應用于軍警、植保、航測等各類工業級無人機。其次是使用wifi的數據通訊方式,頻段一般選擇2.4ghz,通訊距離在-800m。據說某企業通過特殊技術,可以將通訊距離做到1-2km,理想環境可達5km。最后是移動運營商的3g/4g公網,移動運營商網絡在高于地面300米處即沒有信號,而無人機飛行正常作業高度都在地面300~1000米之間,在高于300m以上的位置,無人機很難獲取相應信號,這樣就無法保證高精度地基增強基站和機載流動站之間的實時通訊,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目前市面上的工業級無人機高精度應用模式簡單概括為兩類:第一類是“臨時飛行模式”、第二類是“常規飛行模式”,兩類模式采用的都是基于地基增強站的高精度解決方案,其原理還是使用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做基礎。
對于臨時飛行模式,無人機廠商在銷售時一般會配套提供便攜式的高精度定位基站樁。
445 155 >
而對于常規飛行模式,主要是面向執行大面積飛行區域的任務要求,相關廠商也會提供固定式的基站解決方案。
280 302 >
據華大北斗的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無人機定位解決方案大多采用了國外廠商的芯片模塊,且采用雙芯片或三芯片多路備份方案,主要原因在于無人機廠商在充分考慮“摔機”風險成本后,認為冗余的穩妥解決方案最為可靠。
452 158 >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