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產銷觸底回暖,中長期拐點已至。8 月銷售 8.5 萬輛,同比下降 15.8%,環比增長 6.4%,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 5.7 萬輛,同比下跌 2%,環比增長 15%。由于退坡搶裝透支需求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除,目前市場普遍抱有悲觀預期,擔憂 2019h2 和 q4同比數據不會有大的改善,而我們認為:1)環比數據映射出市場整體的上升趨勢,印證補貼退坡后新能源車的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的事實,7、8 月大概率為全年產銷底部,預期 2019q4 銷量環比q3 會有大幅增長,新能源車中長期產銷拐點已至。2)從 2019h2開始,外資與合資車企新車型相繼投放,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廠年底model3 有望銷售,新品將一定程度上刺激新能源車需求。中長期來看,雙積分管理辦法本月再次征求意見,新制度有望為 2020 年 200萬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提供保障。3)短期悲觀預期使得產業鏈部分頭部企業目前處于估值底部,其投資價值凸顯。
頭部企業排產提升與部分產品價格上行折射需求有效改善:據百川數據顯示,9 月 6 日石大勝華電池級碳酸二甲酯供應緊張,上調 100元/噸,現報價 8200 元/噸。其主要原因是下游磷酸鐵鋰電池以及消費鋰電池排產提升。于此同時,金屬鈷的價格處于反彈通道,目前從底部 20 萬/噸上漲至 29 萬/噸的水平,隨著 q4 需求逐步提升,價格有望進一步企穩回升,產品價格上漲以及頭部企業排產提升折射行業需求有效改善,中長期的拐點已至。
巨頭競相布局,中上游需求有望持續提升。隨著政策放開,繼三星、松下、lg 等外資電池巨頭加碼中國后,奔馳、戴姆勒等海外車企也開始布局中國動力電池市場。2019h2 外資電池項目陸續竣工,其中lg 南京產線將于 10 月開始量產;奔馳中國電池工廠預計年底投產。內資廠商方面,寧德時代近日發行不超過 100 億元公司債來備戰全球競爭;比亞迪進一步擴大電池外供,并計劃分拆電池業務上市。海外巨頭加速布局,內資廠商戰略發力,中國將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競爭的主戰場。受益于動力電池競爭格局變化,產業鏈中上游環節產品需求有望持續提升,預計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溶劑/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上游鈷)價格將企穩,或實現反彈或反轉。目前來看,補貼退坡后,新能源車行業整體走弱,上游各細分領域形成充足的預期差。在中長期量價齊升的邏輯支撐下,我們建議在加大配置上中游鋰電材料環節頭部企業。
基于上述多重因素綜合分析,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中長期拐點,其投資價值凸顯,維持新能源汽車行業“推薦”評級,強烈建議加大頭行業部企業倉位配置。新能源汽車本周推薦組合:【當升科技 30%+新宙邦 30%+星源材質 20%+天賜材料 20%】;其他建議關注寧德時代、比亞迪、先導智能、恩捷股份、璞泰來、石大勝華、億緯鋰能、欣旺達、星云股份。
光伏海外市場持續高增長,單晶市占率持續攀升。繼上半年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 31.7%后,7-8 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再提速,2019年 1——8 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 55.7%,電池與組件實現出口額雙增,海外光伏市場需求保持高增長。下半年的海外需求進一步由單晶市場主導,自 2019 年 6 月單晶組件產品出口占比超過 60%后,8 月單晶市占率已攀升到 65%。下半年光伏行業裝機旺季疊加單晶市場需求強勢,下游單晶硅片龍頭有望持續受益,重點關注隆基股份,中環股份。
來源:國際能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