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向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和質量,日前,廣州市正式印發《廣州市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中指出,改革內容為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在改革目標方面,2019年年底前,廣州將進一步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精簡審批階段、環節和事項,重點將涉及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的行政審批總時間分別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2020年10月底前,全面對接國家、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精簡、合并審批事項
在具體的改革措施中,《實施方案》從鞏固改革成效和創新深化改革兩大層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創新深化改革首先提出要精簡審批事項。
《實施方案》提出,在落實原事項精簡措施的基礎上,廣州將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取消建筑施工噪聲排污許可證核發、遷移損壞水利設施審批、白蟻防治工程驗收備案、招標文件事前備案。
在優化審批程序方面,明確取水許可審批于開工前完成,涉及占用、遷改道路、公路、綠地等的工程項目,在工程設計穩定后即可申請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實施方案》要求,廣州要進行部分職權事項的下放,即在落實原市級部分職權事項下放各區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將古典名園恢復、保護規劃和工程設計審批,占用城市綠地審批(7000平方米以上),砍伐、遷移城市樹木(20株以上),遷移修剪古樹后續資源、修剪古樹名木等審批職權事項按程序下放各區。
審批事項的合并,也將大大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效率。對此,《實施方案》提到,公開出讓用地的建設項目可合并辦理用地規劃許可證、用地批準書、土地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成立項目公司更名)等手續。同時,推行中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兩階段合并,兩階段中審批事項可并聯辦理;竣工聯合驗收和竣工驗收備案可合并辦理,竣工聯合驗收通過后同步出具竣工備案意見。
推行工程項目全流程免費代辦服務
完善審批體系,將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質量。《實施方案》指出,廣州將通過深化完善工程建設項目策劃生成機制,提升“多規合一”平臺功能,逐步增加專項規劃和圖層數量,推動“多規合一”平臺在市、區、鎮(街)各層級的應用。
同時,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教育、醫療、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地與耕地保護、人防工程、綜合交通、水資源、供電、供氣、社區配套等規劃整合。
在完善“一個系統”審批協同機制方面,廣州將進一步完善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業務協同、并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將系統打造成橫向連通各審批部門,縱向連通國家、省、市、區各層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的樞紐節點。
“一個窗口”服務水平也將得到提升。廣州將優化政務服務窗口與各審批部門之間的案件流轉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逐步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全城通辦。
此外,還將推行全流程免費代辦服務,將市、區政務服務窗口打造成改革宣傳陣地,為申請人提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咨詢、指導、協調、代辦服務,幫助企業了解審批要求,提高審批一次通過率。
為提升企業獲得用水、用電、用氣便利度,《實施方案》要求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公共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公共服務企業要精簡水、電、氣報裝流程,實施分類管理,并優化水、電、氣等公共設施建設審批流程,推行“一窗式”審批服務,實行“信任審批、全程管控”,將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的行政審批總時間分別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