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9月7日電 (記者 龍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風生水起,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卻陰云再起。對此,多位政商界人士7日在廈門表示,人工智能將成為全球經貿合作新熱點。
當天,2019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廈洽會”)·第十八屆世界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在廈門市舉行,聚焦“人工智能改變未來”的主題,吸引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專家、互聯網企業高層、貿易投資促進機構負責人齊聚。
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風險審計委員會主席梅爾讓·艾夫特卡認為,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都是短期現象,因為它不符合自由貿易的世界潮流。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產業正逐漸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將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發展。
圓桌會議上,與會者圍繞“全球貿易摩擦下人工智能的新趨勢”“人工智能在商業領域的應用前景”“5g技術驅動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與可持續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和研討。
塞爾維亞總理辦公室信息技術和創業團隊特別顧問內納德·保諾維奇指出,在傳統產業對外合作受阻的情況下,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將扮演更加積極的新角色;塞爾維亞擁有很好的人工智能產業化基礎,也是數字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盼望更多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赴塞爾維亞投資。
與全球貿易摩擦同樣受關注的,還有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商業領域的應用。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肖利華展示了該公司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大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
肖利華說,該公司以互聯網為依托,多角色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強化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和鏈接,共同開發價值創造,從而對品牌、商品供應鏈、流通與全渠道銷售過程進行升級和改造,進而孵化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線下的服務和體驗進行深度融合。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于瑩則介紹了以豬聯網為平臺構建養豬生態圈。她說,面對非洲豬瘟沖擊、生產效率低、交易問題多等痛點,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式,加強精準管理,提升養豬效率。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