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182 >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城鎮公廁每平方公里3至5座
公共場所裝燈率應達到100%
垃圾分類鼓勵采用積分獎勵方式
......
近日,省住建廳印發了《安徽省城市街區整治提升導則(試行)》,將通過城市街區的有效整治,實現城市環境與秩序進一步改善、城市功能與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與魅力進一步彰顯。
城市街區整治提升內容包含街區環境、街區設施及街區立面三大類,涵蓋道路沿線、環境衛生、街區綠化、施工工地、老舊小區、排水設施、照明設施、環衛設施、交通設施、服務設施、建筑立面、附建設施、建筑屋頂等內容。
01
沿街兩側無亂扯亂掛、無晾曬衣物
《導則》要求沿街兩側無亂扯亂掛、無晾曬衣物、無雜物堆放。沿街店面、大門、櫥窗、兩側擋(池)墻、臺階、踏步、地面保持干凈整潔,無“三亂”現象。
依法治理街區內違法建筑物、構筑物,經確認屬于違法建設的,且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拆除。依法整治破墻開門、開窗、擅自改變房屋用途等行為。
清理和規范道路沿線占道行為。集中清理和取締亂設攤、違規接坡、占道經營、出店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拆除違規設置、嚴重影響行人通行和市容環境的占道亭棚。清除人行道各類廢棄桿樁、線纜以及違規設置的地鎖、路錐等障礙物。規范設置便民早餐點、夜市等流動攤販疏導點,引導入室、入店規范經營,源頭解決占道經營問題。
02
城市照明不搞滿城亮化和過度亮化
城市主要道路、街巷等公共場所應設置路燈照明裝置,裝燈率應達到100%,亮燈率≥98%。同一條道路的路燈燈桿、燈具、光源,安裝要統一、整齊、協調。路燈、裝飾燈等照明設施不得追求豪華、精美,脫離實際功能,造成浪費。
完善城市亮化管理制度,按照重大節慶模式、節假日模式和平日模式設計、管理景觀照明。城市照明應節約能源,采用高效、節能、美觀的照明燈具及光源,符合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要求,不搞滿城亮化和過度亮化,避免造成光污染。
03
城鎮公廁每平方公里3至5座
公共廁所設計和建設應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防止超標準建設,不得盲目貪大圖洋,不得脫離實際需求片面追求豪華。第三衛生間內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等應設專用標志,規范公共廁所標識標牌的設置,且無障礙廁所應設在首層。
實施城鎮公共廁所提升行動,城鎮公共廁所達到每平方公里3至5座,中心城區形成“10分鐘如廁圈”,鼓勵結合既有場地改建公共廁所。落實公廁保潔服務標準,提高女性廁位比例,人流集中場所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不小于2:1,且實行公共廁所全天24小時開放。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及時錄入和更新“公廁云平臺”數據,方便群眾就近快速尋廁。
04
建筑立面突出地域特色
《導則》提出,對整體環境不協調的建筑外墻部位進行整治提升,應注意保持街區建筑的原生性和特色性。建筑外墻材料的選擇應基于其所處的街區特色。并鼓勵建筑適當選用本地特色材質,突出地域特色。
對少量色彩不協調的建筑可進行色彩更換,避免建筑過于突兀。禁止對大片街區建筑同時進行色彩變更;對大多數色彩較協調的建筑,應保持現狀,或通過局部色彩點綴提升立面效果。
沿街建筑物不宜設置防盜網、防盜格柵等設施,確需設置的應當采用內置方式,且防盜設施的設置應考慮消防、安全等問題。
05
鼓勵垃圾分類采用積分獎勵方式
在推廣生活垃圾分類上,《導則》要求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落實有害垃圾單獨投放、餐廚垃圾分開收集的要求,鼓勵采用積分獎勵方式,推進可回收垃圾的有效回收與利用。
同時,樓房垃圾管道的底層垃圾間應取消。居民的生活垃圾應每日清除,無堆積;單位的生活垃圾應按時清除,無積壓,不腐爛發臭;廢舊家具、家用電器等較大垃圾應按指定地點存放,定期清除。
信息來源:安徽發布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