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國旗同框”主題活動中無人機燈光秀表演。
“我和國旗同框”主題活動中無人機燈光秀表演。
“我和國旗同框”主題活動中無人機燈光秀表演。
8月30日晚,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行的“我和國旗同框”主題活動在廣州花城廣場開幕。這也是繼現象級話題#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后,又一項致敬國旗、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線上線下互動活動,活動首站就在廣州舉行。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個家。無論是在現場,還是透過網絡,從廣州市民到全國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
最激動人心的一刻,要數999架無人機組成的編隊與廣州塔及周邊樓體燈光秀配合,共同點亮花城夜空。
晚上10時10分,隨著一聲聲攝人心弦的樂聲由遠而近,早已在場地上嚴陣以待的無人機漸次起飛,以彩虹般的絢麗光影,在巨大天幕上拉開表演序幕。
在海心沙觀看無人機表演的市民。
一個由無人機組成的精致古鐘,懸掛在漆黑天幕,靈動的擺錘左右擺蕩,預示著新時代的開啟。隨后,無人機組成的圖案開始動態演繹,由中國發布的全球第一款載人無人機億航184,飛越港珠澳大橋的動態畫面,寓意廣州科技不斷向前發展。當無人機編隊變換出五星紅旗、港珠澳大橋、時鐘、“70”“你好新時代”“我愛中國”等不同圖案和文字時,全場數萬群眾歡呼沸騰。
最后一幕,當五星紅旗出現,現場觀眾情緒更是到達頂點,在珠江畔、花城廣場等不同位置的市民游客紛紛自拍起來,與祖國同框合影。除了燈光秀,廣州塔塔身還顯示“1949-2019”“我愛廣州”“我愛大灣區”“我愛中國”“我們都是護旗手”“我和國旗同框”等文字,配合無人機編隊表演。
半空中無人機表演的絢爛景象,也讓在場的觀眾沸騰起來,市民揮動著手中的國旗,自發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現場氣氛漸漸點燃。市民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幾天前就聽朋友說到有這樣一個活動,昨天下班特地來到現場,希望見證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這樣的活動很有必要,特別是對于青少年,能夠激發他們愛國家愛民族的心。”祁先生的老家在北方,十多年前就來廣州打拼,他感嘆與剛來廣州時相比,這個城市的發展變化太大了,短短幾年間就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今晚這個活動真的是太有意義了!特別是五星紅旗出來那一剎那,我都激動得快要哭了!”來自暨大的兩名大二學生在活動結束后依然難掩激動。還有市民說,自己把家里兩個孩子都帶來了,他們下周就上小學了,正好讓他們提前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200多平方米巨幅國旗在花城廣場市民中傳遞
巨幅五星紅旗在花城廣場的市民手中傳遞。(銳豐文化朱啟榮供圖)
國旗圖案點亮珠江夜空的同時,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一幅1247平方米大小的巨幅五星紅旗在花城廣場現場市民中舒展開來,并在人群中傳遞,大家一邊高舉著巨幅五星紅旗,一邊吟唱《我和我的祖國》。來自各行各業的市民群眾自發成為護旗手,一起為五星紅旗打call,共同告白祖國, 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鐘女士帶著女兒從員村來到花城廣場,她的丈夫正在現場執勤。“我們都是客家人,在廣州發展。”她介紹道,丈夫想讓女兒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就讓她特地帶女兒來。天河區華陽小學的陳培斐同學說,五星紅旗是非常神圣的,作為一名小學生,他非常愿意當護旗手,保衛和捍衛國旗。
廣州網絡作家阿菩剛剛獲得了今年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今天,他和一群網絡作家朋友一起來看“我與國旗同框”的無人機秀。他說,作為網絡作家,他們一直有在網上轉發“我是護旗手”的微博,這一次在現場成為一名真正的“護旗手”。他說,他們不僅要在“二次元”的世界守護我們的旗幟,也要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他們的文章當中。
市民爭相與國旗“同框” 參與線上互動
除了昨晚的活動,其實在當天一早,活動的主題裝置——寓意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70”移動地標,就已經在花城廣場搭建完成。背靠新城聳立的樓群,與“小蠻腰”隔珠江相望,成為往來行人注目的焦點。
在活動合影區,市民及游客爭相從志愿者手中領取現場發放的手持國旗及國旗臉貼,拍攝與國旗同框照片、視頻,并參與線上互動活動。
在紀念郵戳區,活動參與者紛紛現場打印“和國旗同框”照片留念,并加蓋“我和國旗同框”“我愛你中國”“我是護旗手”“我和我的祖國”等活動定制紀念郵戳;diy制作專屬明信片,寫下祝福當場寄送。住在附近的林先生說,自己本來散步完回家吃晚飯,看到有活動寧愿餓著肚子也不回去了。看到現場有提供照片打印設備,林先生還把自己和孫女最得意的一張照片打印了出來,做成明信片,并蓋上紀念郵戳。
花絮
非洲青年游船見證
昨晚,前來廣州參加中非青年大聯歡的一群來自51個非洲國家的近百名青年代表也在花城廣場另一側加入了這場活動。當晚,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還登上珠江夜游游船,穿越廣州城市新舊中軸線,一覽珠江兩岸風光。
當非洲青年們驚喜地看到海心沙上空無人機點亮夜空的時候,紛紛參與“我與國旗同框”活動,用中文向中國、向廣州“示愛”。原來,這些非洲青年均來自中非合作論壇的51個非方成員國,幾天前曾在北京參觀交流。此次廣州行程是他們參加第四屆中非青年大聯歡的第二站。來自埃塞俄比亞的丹尼爾(daniel adugna)、來自貝寧的balogoun、來自安哥拉的lando paulo都在珠江游船上用多種語言大聲向記者表達自己對中國、對廣州的喜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廖靖文、吳多、趙方圓、張姝泓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邱偉榮、喬軍偉、高鶴濤(除署名外)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