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除了上篇列過的福特野馬mustang還有什么呢?
1961年的捷豹(|),不必多說的一款車:
1963年的corvette(|),更不必多說的一款車,宇航員之車了:
1963年的保時捷(|),也許是最不必多說的一款車:
1965年的ac cobra,當(dāng)然這款車也有美國的(|)參與,也可以算上英美各一半的血統(tǒng)。這款車在當(dāng)年也是一款復(fù)古造型,采用了30年代跑車的設(shè)計元素:
1967年的nsu ro 80,這款車的出名,基本上純粹因為技術(shù),轉(zhuǎn)子發(fā)動機、真空離合器四驅(qū)等等:
其實從這個名單也能看出來,60年代其實不僅僅是美國汽車工業(yè)的巔峰,也是英國汽車工業(yè)的巔峰。
美國汽車業(yè)在當(dāng)時不僅擁有三大——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當(dāng)時還有第四大汽車廠商amc,在各個尺寸幾乎都有與三大正面競爭的車型,而jeep仍然是個獨立的品牌。與今天的凱迪拉克、林肯在premium高級品牌中只是二線不同,當(dāng)時這兩個品牌都是類似今天保時捷這樣的luxury級別。(|)當(dāng)時售價為6211美元(換算到今天大體可以乘10),凱迪拉克fleetwood系列的價格則更是按款型不同起價7000-11000美元不等。
1967 cadillac fleetwood 75,長度達(dá)到6.2米的豪華轎車,當(dāng)時起價高達(dá)1.1萬美元(大概相當(dāng)于今天的11萬美元):
而當(dāng)年的oldsmobile、別克、水星、克萊斯勒這幾個品牌,才處于今天凱迪拉克和林肯的位置。而他們的下面更有龐蒂亞克、雪佛蘭、福特、plymouth、道奇、jeep、amc等多個平價品牌。
1970 mercury marquis brougham,起價4367美元。當(dāng)時的美國車流行這種hardtop造型,雖然是4門,但沒有b柱,顯得更像兩門車:
1971 buick riviera,起價5253美元,彰顯那個時代極致個人主義的美式豪華的personal luxury。車足夠大、足夠舒服、動力也足夠好,但兩門的設(shè)計完全以美觀、運動感為第一考量:
1970 chrysler town&country,有6座和9座版,起價4700-4800美元。當(dāng)時的大捷龍還是個旅行車,而那個年代旅行車在美國就承擔(dān)起后來mpv和suv的作用,能容納更多的人或行李:
1968 pontiac gto,售價3100美元,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肌肉車之一,基礎(chǔ)款就是6.6升v8,有350匹馬力:
amc的pony car——javelin:
英國當(dāng)時的汽車工業(yè)就比今天更繁盛得多——那時超豪華車市場幾乎完全是英國人的天下——勞斯萊斯、賓利、阿斯頓·馬丁當(dāng)時還全部都是英國人自己的品牌,路虎和捷豹、以及今天已經(jīng)消亡的ac在當(dāng)年都是與保時捷在同一價位競爭的品牌。而再往下,戴姆勒、羅孚在當(dāng)年的premium級別可能影響力比奧迪還要大。平價品牌更是百花齊放,austin、morris、leyland、mg、triumph、wolseley、riley等等。
vauxhall和福特英國雖然是屬于通用和福特,但在當(dāng)年都有本地研發(fā)的能力。
1968年推出的4代幻影生產(chǎn)了32年,生命周期為歷代幻影中最長:
1962年的lotus elan,采用骨干式車架和玻璃纖維車身,只有680千克,即使在當(dāng)年汽車重量比今天整體偏輕,也仍然是一款輕量化非常出眾的跑車,上市價格是1英鎊,但到70年代初要賣到2400多鎊:
1964年的歐洲年度車,rover p6:
1963年推出的mgb,帶熱了英國roadster市場的一款車:
1963年推出的austin 1100:
1969年的morris mini mk iii,圖中是cooper s的版本:
1971-1974年的4代triumph spitfire,這臺平民roadster的售價只有735英鎊,折合今天不到10萬人民幣,在英國相當(dāng)流行:
事實上,英國汽車產(chǎn)量的巔峰,就是1963年。當(dāng)年,整個英國生產(chǎn)了233萬輛汽車,比目前高了50%。
歐洲大陸主要的汽車工業(yè)國,比如德國、意大利、法國、瑞典,他們的巔峰可能并不是6、70年代。但仍然有兩點原因讓這個時代對于整個世界汽車工業(yè)來說,都是一個相對的巔峰。
一、1973年的石油危機讓幾乎所有強調(diào)性能的品牌,比如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都遭受重創(chuàng)。而除去油價高企以外,世界各國都在這一時期開始設(shè)立排放標(biāo)準(zhǔn),限制了汽車榨取更大動力。
二、那個年代可能是最后的各國汽車工業(yè)仍然保持相當(dāng)區(qū)別的時代——那個年代歐洲內(nèi)部各國的汽車的區(qū)別可能不比今天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市場的區(qū)別小,而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市場幾乎完全是兩個世界。
比如1970年的福特cortina,只有4261mm長,但在歐洲的定位是“l(fā)arge family car”:
福特在美國的大型家用車galaxie,車長卻接近5.5米:
福特澳洲的full size家用轎車則是falcon,接近4.7米:
前面大概也提到了,當(dāng)時美國流行的是超大轎車、適合家庭出游并帶上各種玩樂用品的station wagon,強調(diào)直線加速和巡航舒適性的大馬力肌肉車,更高級的personal luxury;英國流行的是一些小而具有良好操控的轎車或跑車,比如escort、mini、mgb、spitfire,尤其是有很多roadster。
那個年代,幾乎沒有英國品牌同時有roadster或跑車,而每個美國品牌都有muscle car,pony car和personal luxury
此外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的車型也相當(dāng)有特點。
意大利呢,一頭是普通老百姓開的各種菲亞特小車。
比如菲亞特124:
另一頭是受全歐洲的富人們喜愛的各種gt。
法拉利daytona 365 gtb,那個時代的法拉利是沒有超跑的,只有兩款gt:
另一款是365gt:
當(dāng)時瑪莎拉蒂有5款gt,ghibli、mistral、sebring、mexico、indy,只有一款豪華轎車quattroporte。
1969年瑪莎拉蒂ghibli:
德國人則跟英國人和意大利人不同。德國人堅信沒有必要把好的性能配上一個過于炫酷的外形——無論馬力再高,都還是四門的三廂轎車或旅行車最實用。
寶馬2002 tii,今天3系的前身:
瑞典汽車倒是跟德國汽車風(fēng)格差不多,不過瑞典人沒有大眾、歐寶這種廉價品牌,堅信便宜沒好車,只有沃爾沃和當(dāng)時更貴的薩博,而瑞典人也更推崇硬核的機械操控感。
薩博99:
法國人當(dāng)時可能集中了世界半數(shù)以上的兩廂車車型。
雷諾當(dāng)時全線從r-4到r-6、r-8、r-10、r-16都是兩廂車,只有r-12是三廂:
r-16:
雪鐵龍的gs,同樣是兩廂掀背:
讓1960年代備受汽車收藏家推崇的另一個原因,除了那是最后的有古典氣息的汽車設(shè)計時代以外,也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汽車經(jīng)過了戰(zhàn)后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便利性與今天的汽車已經(jīng)極為接近。
·比如帶液力變矩器的自動變速箱是在1948年由通用推出,之后2at和3at在1950-1960年代開始首先在美國普及,之后又被歐洲的豪華車廠商采用。第一輛可選裝自動變速箱的奔馳,是1960年的w111。
·而第一款現(xiàn)代錐式手動變速箱同步器,則出現(xiàn)在1952年的保時捷356上,并在之后的20年里逐漸普及,讓手動擋的易用性大幅提高。
·1955年,第一款能自動保持水平的空氣懸掛出現(xiàn)在雪佛蘭ds上,并在之后的20年中普及到各高檔轎車上。
·1956年,出現(xiàn)了第一款電動車門鎖。電動車窗和電動座椅雖然是40年代出現(xiàn),但也主要是在50-60年代普及。
·1954年,美國公司nash推出了第一款將通風(fēng)、制冷、制熱基于一體的緊湊型低成本車載空調(diào)系統(tǒng),之后空調(diào)開始普及。
那個年代高檔一些的車型都已經(jīng)具有空調(diào)、自動擋、收音機,電動門鎖、電動車窗、電動座椅。大體上能夠讓今天一個最普通的人舒適的駕駛。
·今天最常見的前置前驅(qū),前麥弗遜、后扭力梁,承載式車身的家用汽車設(shè)計,大概也是從1960年代前后開始。
1974年,大眾將旗下多款車型——golf、polo、尚酷、奧迪50,都從后置后驅(qū)變?yōu)榍爸们膀?qū),同時開始使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底盤:
而伴隨汽車技術(shù)進步,和設(shè)計上的成熟,戰(zhàn)后的1960-1970年代,也是整個歐洲汽車快速普及的時代。
英國家庭擁有汽車的比例變化,雖然20年代已經(jīng)開始普及,但主要是在5、60年代完成:
德國汽車普及最快的,則是1960和1970年代:
美國雖然是在1920年代實現(xiàn)的汽車普及,但這一時期則經(jīng)歷了從每家1輛汽車到每家2輛汽車的發(fā)展,是汽車保有量的第二個快速增長的時期:
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自然也反過來反哺汽車制造業(yè),讓那個時代的車企有足夠的財力和樂觀來推出一款又一款的車型,共同鑄就了那個時代的輝煌。
回顧: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