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面積的稻田,以往要忙活大半天,這個小飛機幾個來回,10多分鐘就測完了,真的是個神器!”前不久,樂清市水稻種植大戶吳華鑒站在田邊,目睹了無人機巡測受損田畝的全過程,并順利定損。
記者從溫州銀保監(jiān)分局獲悉,截至8月20日上午,溫州保險業(yè)共接到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受災報案11772件,報損金額6.42億元。已結案件10727件,支付賠款2.19億元,件數(shù)結案率91.1%。在此期間,各大保險公司出動數(shù)碼內窺鏡、空中無人機、電子聽診器等“黑科技”,科技賦能為溫州大災理賠提速。
在“利奇馬”臺風登陸后,樂清市南岳鎮(zhèn)暴發(fā)洪災,導致杏四村農戶吳華鑒剛插下不久的部分晚稻秧苗被沖毀。借助無人機,控制器終端實時顯示巡測圖像和數(shù)據(jù),僅10多分鐘就完成了300畝受災水稻的查勘工作,并確定受災面積為80畝。溫州人保財險農險部負責人表示,以往大面積水稻查勘都是通過手持gps測畝儀繞行一圈,傳統(tǒng)的辦法效率較低,對于局部受災的稻田還有局限性,而無人機則可以精準地計算出受災面積,工作效率較傳統(tǒng)方法至少提升了10多倍。據(jù)悉,溫州人保財險將在全市范圍內配置6臺無人機,除用于損失農作大面積測量查勘外,還將廣泛用于農作物承保面積核定、受災農房定損、災情監(jiān)測等諸多領域,極大提高了農險承保、理賠、防災的科技含量。
在本次臺風中,出現(xiàn)了許多汽車水淹事故。人保財險總公司科技理賠團隊進駐重災區(qū),帶來了連桿測量工具、數(shù)碼內窺鏡、紅外線測溫儀、電子聽診器等“黑科技”。在這些“黑科技”的幫助下,理賠人員僅需2分鐘就可以快速、準確地確定車輛電子元件是否損壞,僅用1個小時就能在不拆解發(fā)動機的情況下完成發(fā)動機內部的檢測,確定發(fā)動機是否進水、是否損壞,這不僅節(jié)省了拆解費用,也大大提升案件處理效率。
“溫州太保藍”則使用aic檢測新技術,對所有涉水車輛涉及電器件的大災案件進行檢測,確保定損合理,同時啟動太暢通設備運用,緩解定損端壓力。前不久,一空墜受損車輛前往雷克薩斯4s店定損,在線理賠小組啟動太暢通設備對接合作4s店人員,該案件定損至結案僅用時30余分鐘。
此外,平安產(chǎn)險啟動了ai和大數(shù)據(jù)快速完成理賠。臺風期間接到報警,受損車輛3個油漆面刮傷。車主第一時間登錄平安“好車主”app上傳照片完成報案,并通過平安“信任賠”窗口直接確認定損金額,1分41秒后,就收到了1元理賠款。
來源:甌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