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企業推薦優秀人才 人工智能面試在韓招聘市場擴散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人工智能(ai)面試方式正不斷在招聘市場擴散,目前已經有700余家韓國企業采用或試點采用了人工智能面試。業界推測,截至2019年年末,將有1000家以上企業采用這種面試方式。人工智能面試都需要準備什么?又是如何進行的?
準備
需要一臺帶有攝像頭的電腦和麥克風,一般使用筆記本自帶的攝像頭和帶有麥克風的耳機。只要擁有一臺筆記本,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人工智能面試。
產品結構
人工智能面試大體由自我介紹、基本提問、潛質分析 應變能力考核、期待獎勵、能力分析游戲等幾個大項組成。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結束后,系統將進入基本提問環節,大約有140道問題,在諸如“突然出現緊張情緒后可以很快恢復鎮定”的問題中,受試者只需要在“非常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之間的6個程度選項中做出選擇即可。
潛質分析和應變能力考核問題屬于主觀題,應試者需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在從上司那里得到無法接受的工作指示時,你會如何行動”等問題。“期待獎勵”則需要根據給定的場景,選出自己更喜歡的選項。比如在“今天立刻獲得萬韓元”和“一個月后多獲得100萬韓元”中做出選擇等。
做游戲
人工智能面試和傳統性格與職業適合度面試最大的區別之一是,被面試者必須完成電腦游戲環節。這些是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研發的用來測試應試者能力的電腦游戲。
游戲的難易程度各不相同,但如果是第一次接觸簡單的游戲,也可能會遇到難到令人出汗的游戲。
游戲環節是為了在放松的環境中評估受試者的潛質和能力,人工智能通過搜集受試者在游戲時的表情和行動模式等數據,分析出受試者的潛質與職業適合度。在自我介紹和傳統的性格與職業適合度測試中,應試者可以偽裝,但在游戲中,應試者很難偽裝。
人工智能的租用
人工智能負責對整個面試過程進行測評和預測,對被面試者的表情、聲音、回答內容進行識別,并搜集應試者的游戲數據和反應動作,對測試的各個指標進行打分。然后,人工智能會將應試者的相關數據與目前相關企業中表現優秀的員工接受人工智能面試時生成的數據進行比較,向企業推薦類似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并不直接決定是否錄用。也就是說,人工智能面試結果只是作為決定者的參考資料,并不直接作出決定。
優點和局限性
人工面試的優點有二:一是方便應試者,應試者可以在有限時間內隨時隨地接受面試,企業也可以免除借用場地的困擾,而且也可以立刻拿到評估結果;二是保證公平性,可以從源頭上防止主觀性評價。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