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補貼過渡期臨近尾聲,鋰電成本壓力進一步凸顯。我們認為下半年鋰電價格將加快下降,支撐行業產銷3季度穩定過渡,4季度迎來放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中樞也將穩中有降,行業內部盈利能力分化,龍頭份額提升并進入全球供應。
全球電動化趨勢堅定,中國是核心區域
全球范圍內電動化路徑得到進一步確認,美國特斯拉持續放量,歐洲碳排放與wltp新政落地,日系龍頭加快電動化布局。核心關注點為:1)中國將成為2020年全球核心新能源車市場,帶來大批量優質車型釋放,性能與平價成為競爭要點。2)車企電動化布局將助推市場加快放量。
短期需求波動推動價格博弈,看好下半年乘用車產銷逐步回升
進入補貼過渡期后,2季度乘用車增長受一定影響,主要原因為:1)1季度搶裝透支需求,且整體購買力相對承壓,2)2季度國五去庫存燃油車大幅降價,階段性競爭力受到沖擊,3)上半年鋰電價格下降較緩,補貼退坡下車企盈利承壓拖累生產意愿。
中金新能源車研究團隊預測需求壓力將推動鋰電價格加快下降,帶動3季度產銷量平穩過渡,4季度迎來放量,全年產銷量可達145-155萬輛,帶動68-72gwh的鋰電裝機量需求。其中三元約42-46gwh,同增31-42%,鐵鋰約23gwh,同增12-14%。
鋰電:全球核心供應體系漸成,國內供應關系分級分化,價格加快下降
下半年價格下降將提速,我們預期三元全年均價下降15-20%,鐵鋰下降20-30%,至4q19,三元/鐵鋰的含稅pack價格有望低于1元/wh與0.9元/wh。全球格局上,catl已基本進入國際大部分車企供應體系,松下進一步增長承壓,lg加快布局,三星則增長較緩。我們認為catl與lg將是未來全球一線供應商。國內來看,集中度提升,cr2占比超70%,配套關系分級分化,企業間技術差距也有所拉大。
四大材料價格穩中有降,龍頭強者更強
1)隔膜:行業將進一步集中,價格中樞下降,成本差異下盈利能力分化。受良品率等影響,行業規模化的有效產能有限,具備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擴張空間的龍頭將持續拉開規模壁壘,并進入全球供應。價格競爭由二、三線虧損企業發起,對龍頭無顯著影響。
2)正極:我們預期全年三元增速前低后高,鐵鋰需求有所回暖,價格中樞下移。行業產能過剩推動行業格局分化,年底高鎳啟動放量疊加海外鋰電企業產能與供應東移,龍頭份額有望提升。
3)負極:產能持續釋放,針狀焦價格下行、石墨化大規模投產將拉動產業鏈繼續小幅降價,龍頭產有所供份額提升。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