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前,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上海正在編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路線圖,形成人工智能上海方案。此外,上海還將推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的組建,進一步用好科創版,推動投資與產業的結合。
人工智能是一門綜合了計算機科學、生理學、哲學的交叉學科。凡是使用機器代替人類實現認知、識別、分析、決策等功能,均可認為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涵蓋了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別、圖像識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領域的研究。
自2017年11月發布《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來,上海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多方的推動下,未來上海市人工智能規劃主要分布在8個區域、11個行業、其中。長寧區主要發展智能識別和智能零售;徐匯區主要發展智能醫療、智能新品設計和智能安防;閔行區主要發展智能識別和智能醫療;松江區主要發展智能制造和類腦智能;寶山區主要發展智能硬件;楊浦區主要發展智能教育和智能識別;普陀區主要發展智能安防和智能硬件;浦東新區主要發展智能芯片設計、智能語音識別和智能制造。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創新資源豐厚
其實,上海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上海市獨有的創新資源。小編從上海市人工智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功能平臺和協會聯盟分析了上海人工智能創新資源的發展現狀。從高等院校來看,上海人工智能高等院校只要有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等。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科研院所來看,上海人工智能科研院所只要有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復旦大學類腦芯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等16家科研院所。另外,頂級實驗室有上海交通大學智能計算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優圖實驗室。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功能平臺來看,上海人工智能功能平臺只要有類腦芯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同濟大學cims研究中心、復旦腦科協同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認知與計算健康研究中心等。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協會聯盟來看,上海人工智能協會聯盟只要有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上海神經科學學院和上海市智能創新產業協會等。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企業分布集中
從企業資源來看,目前上海市擁有在芯片領域的thinkforce、智能語音領域的小i等優秀的初創企業。從圖中可知,企業分布熱點,主要在上海市中部。
企業分布熱力圖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細分領域分布,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約397家,其中,產業類203家、技術類112家和應用類82家。從地區分布來看,2019年人工智能企業分區占比前十分別是浦東新區、徐匯區、長寧區、閔行區、楊浦區、黃浦區、靜安區和嘉定區。其中浦東新區占比超三成。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分區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類型來看,上海市人工智能主要類型是人形分布,多點聯動。其中人形分布的區域較多,占比8個區域。
2019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分類型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園區布局來看,上海市主要人工智能園區有“張江-臨港”人工智能創新承載區、“徐匯濱江-漕河涇-閔行紫竹”人工智能創新帶、華涇北楊人工智能特色小鎮、上海松江洞涇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主要扶持資金是上海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項資金2億。
未來,上海市將圍繞國際一流城市的定位。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醫療、安防的領域的全面應用,形成國際化的人工智能大都市。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