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周”系列活動之一的“人工智能+”產業論壇召開
杭州網訊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全球范圍內數字經濟浪潮勢不可擋。6月15日,2019全國“雙創周”迎來了第三天。
當天,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會議中心召開的“人工智能+”產業論壇上,多位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專家、權威學者及行業引領者等從“產學研用金”多個角度,講述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創新創業的新思考與新實踐。
作為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論壇還吸引了來自政產學研界余位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主題,共襄智慧發展動力。
人工智能成為實現數字經濟重要抓手
如今,在城市大腦的“指揮”下,杭州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近5分鐘;在主城區,大腦日均時間報警準確率達92%;大田種植、畜牧業養殖,農業機器人身影屢見不鮮……人工智能展現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豐富形態。
“雙創”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那么,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是一種什么關系呢?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認為,人工智能是實現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作主題演講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其溢出性大、帶動性強、具有“頭雁”效應。論壇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以“人工智能2.0及數字經濟”為題描繪了人工智能2.0時代的框架、前景和應用方向。
杭州出臺專項政策助推人工智能產業
近年來,杭州通過出臺專項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舉辦高端會議等,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2018年11月11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在杭州未來科技城首發,目前杭州的人工智能產業已初具規模。
據了解,早在2014年,杭州“一號工程”就提出,要以人工智能為方向,形成杭州特色的信息經濟;2015年,杭州又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和公共服務等創新平臺建設;接下來,2016年出臺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再次強調,要強攻人工智能等中高端產業,建設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基地;到2017年,《杭州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把人工智能產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
目前人工智能2.0技術已初顯端倪
“由于出現了新需求,信息環境有變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礎和目標發生了變化,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人工智能需進行升級,應開展人工智能2.0的戰略行動。” 潘院士表示,“最好的辦法是把機器的智能和人的結合,這稱為增強智能,能夠為人更好的服務。”
潘院士提到,人工智能2.0技術已初顯端倪。據悉,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面,中國率先成立智能對多電站聯合調度,先后建設了105個水文、雨量自測站點,把我國的氣象中心、美國的氣象中心和歐洲的天氣預報中心等數據,構建了大數據水情預報新模式,其周期精度高達95%。
“接下來,企業大數據智能的應用、跨媒體智能的應用、穿戴式的跨媒體感知技術等都將是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表示,“在人工智能產業化過程中,技術開發與商業模式研究同樣重要,這樣人工智能才能創造美好生活。”
來源:杭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