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騰訊杰出科學家、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主任賈佳亞
新華網上海5月24日電(馮孔)2019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科技創(chuàng)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5月24日在上海召開。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騰訊杰出科學家、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主任賈佳亞在主題分享中說,用好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被拐兒童尋回親人、幫助聽障人士更好地利用手語進行交流,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做到“科技向善”的重要表現(xiàn)。
賈佳亞說,一些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民眾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存在著懷疑。調查報告顯示,大量西方民眾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認為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是一個“壞事情”。因此必須要解決人工智能在發(fā)展過程中如何做到“科技向善”的問題。
賈佳亞表示,人工智能在幫助被拐兒童尋回親人、幫助聽障人士更好地利用手語進行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是“科技向善”的重要表現(xiàn)。
“當一個兒童被拐賣較長一段時間,他的模樣也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給打拐帶來很大阻礙,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較為準確地預測到他成年后的模樣。今年我們跟福建省公安廳合作,通過跨年齡識別技術找回了七位失蹤兒童,幫助這些家庭團聚。”他說。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