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安徽合肥市淮海大道與相山路交叉口,全國首座35千伏站外移動變電站——磨移變于日前投入使用。
據(jù)悉,合肥市城建重點項目之一的軌道交通三號線預計將于今年底正式通車,目前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因三號線學林路段地上軌道與110千伏杜磨線交叉影響,需要進行為期約20天的線路停電入地改造。由于改造涉及的線路與電站服務周邊職教城、少荃家園等2萬余電力用戶,無法長時間停電,負荷全部轉(zhuǎn)移又難以滿足供電可靠性要求,這給項目快速推進帶來較大困難。為此,合肥供電公司與軌道交通公司全面聯(lián)動配合、積極創(chuàng)新,經(jīng)過科學論證與研討,最終確定在全國首個引入站外移動變電站這一新技術(shù)。自4月22日起,合肥供電公司克服供電電源點、場地限制等一系列困難,24小時不間斷加快施工建設進度,至4月30日僅用時9天就完成電站建設、安裝、調(diào)制至并網(wǎng)全過程。
“這打破了安徽電網(wǎng)建設新紀錄。”合肥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負責人介紹,自5月1日起的20天內(nèi),110千伏杜磨線路進入停電遷改、軌道交通三號線同時進行相關(guān)路段建設。在此期間,周邊2萬余電力用戶將全程不受任何影響,35千伏磨移變“不間斷”可靠持續(xù)進行供電服務,預計共將減少用戶停電時間達95%以上,避免電量損失達400萬千瓦時以上。
來源:市場星報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