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彥通訊員李湛圓
近日,杭州市最新一輪照明規劃——杭州市區城市照明總體規劃通過政府批復。這意味著歷時20余個月,涵蓋杭州十大城區、總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的《杭州市區城市照明總體規劃(修編)》(以下簡稱照明總規修編)工作要收尾了!
規劃范圍擴展到市區全域“一軸、兩廊、三心、多點”
本輪規劃的最大亮點在于范圍首次從主城區擴展到市區全域,包括蕭山、余杭、富陽以及臨安區域,可謂時間緊任務重。規劃在宏觀上實行總體統一規劃,微觀上則細化各區的控制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導向性的道路照明體系、打造各具特色的各區夜景主題及片區。
自g20的世界級華麗首秀之后,杭城經“后峰會,亞運會”的時期過渡,目前已大步邁進“錢塘江時代”。規劃上承文化,下接民生,與“擁江發展”相呼應,確定錢塘江為夜景觀軸線,統一照明風格和主題。由于杭州的城市風貌很特殊,自然和人文景觀相互相融,因此規劃以“城市文脈夜景觀走廊”和“城河互動夜景觀走廊”為“兩廊”結構。依托富饒的水資源優勢,規劃以水城交融的“三心”景象為主(西湖夜景觀核心區、“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夜景觀核心區、“湘湖、白馬湖”度假區夜景觀核心區);輔以臨平城、下沙城、城西科創暨余杭組團、城北地區暨良渚組團等城市副中心的“多點”點綴。
規劃融入夜游元素在國內首提“黑天空保護”概念
從古時的江南水鄉,到g20的嶄露頭角,如今的杭州已是一座國際旅游名城,助力杭城的綜合經濟發展,因此照明規劃融入夜游元素是必然趨勢。
規劃先是根據城市的不同夜景觀類型,設置對應的最佳觀景點,還打破傳統、單一的日景旅游,貼心為群眾設計出相應夜游路線,使游客即使在夜間也能自如地深度游,既能觀山、觀水,還能觀城,全面感受杭城夜景之秀美。
“黑天空保護(darksky)”是規劃引入國際先進照明規劃手法的成果之一,為國內首提。
編制組負責人王小冬解釋:“黑天空概念強調用燈節制,也非完全不設照明,重點在‘亮哪里’‘怎么亮’上,自然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核心區等一些區域不能亮,并使用截光型燈具,嚴格約束出光,杜絕四處發散。對特殊的動植物保護區域,用符合其保護及生長的燈具色溫。制訂城市照明空間管制分區,明確城市照明并非一味求亮。”
城市夜景轉向以人為本專設“亞運照明專篇”
本輪規劃重心上從大尺度的城市夜景框架轉到以人為本的近人尺度光環境,堅持大尺度控制與近人尺度的完善并重,更強調城市的宜居性,關照群眾的舒適度,彰顯國際名城的包容性和獲得感。同時,從實用性出發,將各類規劃指引與用地屬性、功能、空間性質掛鉤,分別從亮度、照度、光色、動靜態等指標上進行界定,結合圖則利于后期規劃的實施落地。
規劃編制團隊還未雨綢繆,專設了“亞運照明專篇”。對功能性照明、景觀性照明均做出了重點性的要求及指示性的引導,為亞運照明的后期實施“保駕護航”。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