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作為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最大難關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作業具體辦法逐漸明晰。“國際反應堆報廢研究開發機構”(irid)和三菱重工業公司正在推進開發能夠進入工作人員難以接近的反應堆安全殼內部、挖掘和回收燃料碎片等的裝置。在4月24日公開的試制機試驗中,實現了操控巨臂以最大5毫米誤差接觸目標物體。
取出裝置由插入安全殼側面貫通部分的全長最大17米的伸縮式軌道、以及在軌道上移動的全長7.1米、重4噸的機械臂構成。
機械臂為油壓式,有6個關節,能做出復雜動作。頂端可以根據挖掘、切斷和回收等目的更換部件。軌道為上下兩層機構,下層供運送燃料碎片收納罐的平板車通過。
據推測,第一核電站1號至3號機組共產生約880噸燃料碎片。因與反應堆內的構造物和水泥混雜在一起凝固而有著復雜的形狀,目前仍未掌握在何處有多少量等正確的信息。
此外,被認為存在大量燃料碎片的反應堆壓力容器底部空間狹小,作為取出作業首選機組有力候選的2號機組內的直徑約為5.4米。作業必須把處于輻射環境下仍能通過遠程操控做出精密動作的機械送入其中。
日本政府和東電將從2021年起開始取出燃料碎片。計劃首先從碎石狀堆積物等重量較輕的物體開始,然后分階段增加回收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